有關在中國A股市場開設國際板的討論,最近一年來一直熱議不斷。由于擬議中的國際板開設在上海證交所,因此它也被作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組成部分,被賦予了高度期望。但是,在日前召開的2010陸家嘴論壇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明確表示,國際板的開設面臨諸多重大問題,甚至是繞不過去的問題,因此推出國際板還沒有時間表。
為什么在目前條件下難以推出國際板?姚剛提出了幾個理由,其中的一個是,國際板的企業都是在境外注冊的公司,不受我國《公司法》的約束。他舉例稱,境內要求上市公司設立的監事會,很多境外公司沒有;在境內上市最重要的招股說明書中,財務報表該使用哪種會計標準來制作也需要確定。
境外企業到A股市場上市,是讓市場服從境外企業的體制,還是讓境外企業服從境內市場法規?這是一個糾結已久的問題。其實,只要我們堅持市場公平這個原則,那么,境外企業在A股上市,到底實行什么樣的制度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很簡單,既然境外企業要在A股上市,那么,它們遵循的法律制度就必須是目前對本土上市公司已經施行的“中國標準”,而不是根據其特殊情況另搞一套。
境外企業由于其出身背景與境內企業不同,在公司架構等方面可能會與境內公司有所異樣,但這不應成為它們規避我國現有市場法律的理由。以姚剛提到的監事會制度來說,是為了對公司董事會形成某種權力制約,更好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盡管有些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沒有這一機構,但是,如果國際板向其作出讓步,允許境外企業可以不按中國法律運作,造成的后果便是法律對A股上市公司失去了普適作用,在A股市場出現了一批特殊身份的上市公司。我國企業到海外上市必須服從上市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市場管理制度,那么外資企業在A股上市,也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我國市場管理制度,并接受我國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
中國資本市場開設國際板是大勢所趨,但對于我國的市場管理部門來說,這又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在起始階段更需要謹慎對待,而不能為了制造政績而放寬“中國標準”,匆忙推出國際板,從而給市場留下“遺留問題”。顯然,姚剛指出的國際板沒有時間表,表明了市場管理部門對此的清醒認識。 (周俊生)
參與互動(0) | 【編輯:梁麗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