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是滬深300股指期貨IF1006合約的最后交易日,這是股指期貨上市以來的第二次合約交割。由于是交割日,股指期貨當日漲跌停板將擴大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20%,交割結算價為最后交易日標的指數最后2小時的算術平均價,交割手續費標準為交割金額的萬分之一。隨著合約交割臨近,投資人不管是持有多單還是空單都要進行了結,由此帶來的平倉、或是轉倉會造成股指期貨和現貨指數波動加劇,越靠近到期日市場波動也會增加,期現價差的收斂預期將加大A股市場的波動,是一個持續影響的過程。這就是所謂的“到期日效應”,是指在股指期貨結算日,標的指數的成交量和波動率顯著增加的現象。到期日臨近,除了股指期貨價格劇烈波動的最大風險外,還存在著交易時間改變、結算方式改變、流動性等風險,投資者應該早作打算,謹慎對待。
關注近遠月價差
下面我們重點分析下結算日市場可能有的表現。在股指期貨每月的結算日,結算價格是由現貨價格來確定的,因而大量未平倉合約的持有人是否會通過操縱現貨價格來增加期貨頭寸的收益值得人們關注。舉例而言,如果投資者持有期貨合約的多頭,那么他可以通過拉抬現貨指數以達到在期貨市場獲利的目的,反之,如果投資者持有期貨合約的空頭,他也可以通過壓低現貨指數來保證期貨頭寸盈利。除了投機者可能的作價行為外,臨近結算日大量套利和套保部位的平倉是否會帶來現貨價格的異常波動,更增加了人們對于結算日股價出現異動的擔心。那么在結算日,現貨指數是否會出現較非結算日更大的波動,結算日的漲跌又是否具有明顯的方向性特征呢,也就是對于股指期貨是否會有結算行情這樣一個話題。首先我們分析下是否會出現投機者操縱作價的行為。我們都知道期貨市場是個零和游戲,如果投機者是否要進行操縱作價,唯一參考的標準就是是否有可能獲得暴利,如果獲得暴利的可能性巨大,投機者才可能作價。而持倉量,作為一個衡量市場參與資金的重要指標,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下操縱一個點所能獲得的收益,持倉越大,操縱一個指數一點獲得的收益越大。也就是說結算行情的出現要素之一是持倉量足夠大。持倉量的重要特征是多方持倉量=空方持倉量=總持倉量;持倉量越高,股指期貨投資者壓的籌碼越多,后市的逼空或殺多行情越大;一般情況下,股指期貨結算前約5個交易日開始,近月持倉量會轉移到次月,近日的盤面我們都可以看到。以上周五的持倉數據為例,上周五市場成交量和持倉量均逐漸減少,主力合約逐漸向1007合約轉移。截至收盤,四個合約總成交215378手,總持倉22298手,減倉991手。其中主力合約1006成交169575手,持倉10034手,減倉4006手。次主力1007合約成交41416手,持倉2927手,增倉856手,轉倉跡象明顯。同樣以上周五為例,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IF1006的未平倉量為10034手,如果操縱滬深300指數結算價每變動1點,零和游戲的獲利方總共獲利300*10034=3010200元。假如操縱使價格波動以30點,約1%來算,總計90306000元。期貨的獲利相對可觀,大于現貨作價的成本,但由于臨近交割,部分倉位可能還會接著轉倉至7月合約,到結算當日是否仍有足夠持倉引發投機者進行操縱,暫時還不知。所以,只能說結算行情出現有一定的可能性。如果有人想發動結算行情,主要是通過拉抬或打壓現貨,而拉抬或打壓現貨的成本是固定的;獲利具體是股指期貨產生收益,指期貨籌碼越多,收益越大;表現在持倉上就是這樣的結果操作結算行情的人,會壓下大額籌碼; 而且股指期貨的轉倉速度會變慢,結算前仍有大量持倉量;所以我們要密切關注結算前的幾個交易日,市場上主力合約的持倉增減,及IF1006合約的轉倉現象,如果結算前一日,主力合約持倉相對較小,零和游戲獲得的收益有限,則我們可以理性預測結算行情出現的概率較小。如果真的有結算行情,那我們要怎么看出市場的方向呢?主要是要關注近遠月價差。為什么?如果主力想獲得結算操縱的利潤,則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主力拉高結算價獲利→主力是多頭→空方損失是多方的獲利;盈利來源→為了不讓空方離場→遠月價格要低(空方轉倉成本高),盤面上呈現近強遠弱的形態,而不是正常的所有合約多頭排列的形態;二是主力壓低結算價獲利→主力是空頭→多方損失是空方獲利;盈利來源→為了不讓多方離場→遠月價格高(多方轉倉成本高),盤面上呈現近弱遠強的形態,而不是正常的所有合約空頭排列的形態。
關注市場套利者動作
另一方面,要關注市場套利者的動作,時時關注期價差。IF1006合約的成交量巨大,日均成交額超過千億,遠遠高出現貨成交額,因此將會對A股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目前我們沒有數據表明這些成交量中參與套利的資金有多少,如果套利資金相對較大,對市場也會有較大影響。由于目前我國市場只能做多現貨、空期貨的正現套利,隨著價差收斂,套利空間減少,甚至無法實現套利盈利,那么套利交易者就會有強烈的平倉意愿,一旦期貨現貨的平倉步驟出現不一致,可能導致套利者拋空現貨并帶動期貨走低。
總結下來,我們的觀點是普通投資者盡量不要參與結算日的交易,如果一定要參與,則首先要時時關注合約持倉轉倉及近遠月的價差,推算主力的結算作價動機及方向,順勢而為。同時應時時關注權重股的盤面情況,特別是銀行地產板塊或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對市場有指標意義的股票走勢。 (廣發期貨 陳震祉 編輯 梁偉)
參與互動(0)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