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對于證券行業而言,無疑是個創新年。除了直投行業發展迅猛外,券商也迎來了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兩大金融創新業務。
2010年3月31日,融資融券業務正式在國內A股市場啟動;隨后的4月16日,國內第一個股指期貨合約,也正式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
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是國內資本市場上改革與發展的標志性重大事件,兩項創新業務不僅使國內A股市場告別了單邊機制,增加了避險功能,同時也使得從事中介服務的券商行業,多增加了兩項業務收入。
運行7個多月以來,目前融資融券業務的最大瓶頸,是用于融資、融券的標的券種太少,按上交所和深交所向試點券商發布的相關通知,只有上證50和深圳40只成份股作為標的。
并且券商只能以自有券種進行融資、融券,“轉融通”還未打通。
據相關媒體報道,第三批融資融券試點券商名單已經出爐,兩融試點券商將迎來14位新成員,加上前兩批11家試點券商,兩融試點券商隊伍將擴大到25家。
11月15日,證監會融資融券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聶慶平透露,在第三批試點券商開展業務后,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券商營業部將超過2200家,占到全國所有券商4198家營業部總部的53%。并且,融資融券轉融通業務的準備工作目前正在進行,未來將適時推出。
股指期貨業務推出半年多來,交易愈加活躍,成交量屢創新高。中金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股指期貨累計開戶數已超過5萬,其中98%為自然人。總成交金額已近62萬億元。共成交7127.49萬手,總成交金額61.99萬億元。
今年4月21日,證監會下發《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指引》;7月7日,證監會允許基金專戶理財業務根據市場需求設計針對股指期貨的產品,進行套期保值、投機或套利;8月30日,國內首只主要采用對沖策略進行投資的產品問世。隨著一系列政策的陸續出臺和實施,中國A股市場“對沖投資”時代將漸行漸近,機構投資者將成為市場的主力軍。
在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制下,不斷推出的創新業務在迅速消耗券商凈資本,增資已成一眾券商的集體性規劃。
今年以來,長江、東北、西南、廣發等上市券商均已提出了再融資方案。西南證券60億再融資已經完成,廣發證券也于今年8月提出160億的再融資預案。此外,財通、國盛、東吳等多家券商也都有增資計劃,目標資本金規模從20億到50億元不等。
參與互動(0) | 【編輯:郭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