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廣西部分市縣出現了持續5-7天最高氣溫大于35℃的高溫天氣,而降雨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高溫寡雨、日照時數偏多的氣候,對處于生長期的甘蔗較為不利。從甘蔗的生長規律來看,伸長期最適溫度為24℃-32℃之間,溫度高于36℃時,甘蔗基本停止伸長。再加上苗期低溫、干旱(4月以前),5月以后才出現降雨,不利廣西部分產區甘蔗苗的長勢。
在我們前后兩次調研的4個產區中,當前多數甘蔗的植株普遍較去年同期矮15-20厘米,僅崇左市江州區甘蔗長勢較好,存在小幅增產可能,其它地區減產概率相對較高。這意味著全區單產的普遍下降,可能會抵消本榨季(2010/11)廣西產區增加80萬畝左右甘蔗面積對總產量的貢獻。
我們認為,今年4月之前干旱天氣對甘蔗苗勢的負面影響,增加了單產同比下降的風險,近期的降雨總體上無法完全彌補苗情。樂觀預計2010/11榨季廣西糖料蔗產量有望與2009/10榨季持平;而如果考慮到今年9、10月份廣西天氣不確定性,中性偏悲觀預計,新榨季糖料蔗產量可能還會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
香蕉、木薯與甘蔗爭地,勞動力短缺等問題,使得下榨季廣西原料蔗或將持續偏緊格局。
目前,全廣西主要的經濟作物有三種,分別是甘蔗、木薯、香蕉等。根據調研反饋,三種品種客觀上各有優劣。香蕉的種植收益最高(但價格波動較大),甘蔗最低;在補貼力度上,甘蔗和木薯占優;從規模經濟的角度,甘蔗的訂單農業已經很多年了,木薯也在逐步的形成中,而香蕉的訂單農業在廣西還沒有發展起來;從農民種植意愿角度,勞動力短缺使得農民更愿意將土地承包給大戶,每年收取穩定的租金(700元/畝),本人外出打工獲得工資性收入。
由于近幾年勞動力短缺問題在廣西農村日益突出(種植甘蔗需要較多的勞動力投入,尤其在收獲季節,砍甘蔗的成本近年來已上升至80元/噸左右),加上種植效益相對較好的其它經濟作物與甘蔗爭地現象較為嚴重,廣西甘蔗產業目前正面臨著三個比較大的問題。第一,甘蔗播種面積增速大幅度下降(近期三年當然也受到了行業周期的影響);第二,甘蔗單產或出糖率持續下降;第三,種植成本因勞動力成本上升而持續提高,但甘蔗最低收購價格為既定的295元/噸。
上述三個問題中,前兩者是周期性因素,第三個是趨勢性因素。我們由此判斷,在周期效益出現足夠幅度的上升之前(2010/11年度),以及機械化收割等減少勞動力投入的甘蔗新生產模式推廣之前(未來3年),廣西原料蔗供給偏緊的格局可能不會得到徹底改變。2010/11年度過于緩慢的面積增長、低位運行的畝產,是除天氣因素以外,我們判斷減產的主要依據。
行業景氣仍處在上升通道內,糖企盈利有望穩步提高。
我們預計,如果下半年,國內糖料產量、白糖產量如前文所述,出現同比去年持平或減產的情況,則國內2010年白糖價格走勢可能會大幅超市場預期,并突破我們此前預期的5500-6000元/噸的運行區間,有望沖高至6000元/噸上方。白糖價格的高位趨漲預期,或將穩定相關制糖企業的盈利能力(市場普遍預期2011年制糖企業的業績會隨糖價下跌而大幅下滑)。
根據我們對南寧糖業等制糖企業的跟蹤研究,我們預計南糖2010年上半年白糖的銷售均價有望達到4900元/噸,部分下屬糖廠的噸糖利潤可能已經接近1000元/噸(各糖廠因為甘蔗收購價格不同,利潤率也存在一定差異)。我們測算,在2010年南糖50萬噸白糖銷量的假設下,295元/噸的最低收購價格、4000元/噸的聯動價和6%的聯動系數條件下,糖價每上漲100元/噸,對南糖的業績貢獻約為0.06元左右。
根據我們對廣西自治區蘇圩、金光農場、武鳴、江州等產區的甘蔗長勢調研,以及從廣西糖協、南寧糖協等行業協會了解到的情況,樣本產區(除崇左市江州區以外)甘蔗弱于去年同期的長勢,廣西多數產區單產下降已基本成為定局。另一方面,全國食糖產量持續低于正常年份水平相對明確;前期國儲為穩定市場而進行的大量拋售,使得國家對白糖的調控能力已有所下降;同時,隨著8月以后食糖需求旺季的到來,糖價季節性上漲的可能性也較大,預計下半年高點有望突破6000元/噸,且糖價高位運行趨勢還有望延續至下一個榨季開榨之前(2011年11月)。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安寧】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