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整合至80到100戶的“大限”日益臨近,然而被賦予央企整合重要使命的第三家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中投二號”(國新公司),掛牌時間卻有可能再次推遲。先是“中投二號將在上半年掛牌”說法落空;再是國資委主任李榮融7月23日表示國新公司將于近期掛牌,在市場普遍將這一消息解讀為國新公司將于8月掛牌之后,近日又有消息傳出,國新公司掛牌時間或定在9月份。
不僅掛牌時間推后,一些跡象也表明,國新公司的初始規模似乎并不像此前大多數人預期的那樣,一下子打包二十余家央企,大手筆解決國資委到今年年底前要完成的央企整合任務,而是第一批裝進十余家央企,然后“循序漸進,成熟一家推進一家”。
重組擔憂倒逼央企“出嫁”
掛牌時間的一再推遲,打包數量的減少,與央企不愿意被打包進入國新公司的態度不無關系。
由于“中投二號”未來的經營方向是股權投資,被打包進入其中的央企還將繼續面臨被肢解和重組的命運,一些無法逃脫被重組命運的央企都在積極尋找其他出路,那就是按照國資委關于央企重組的思路尋找“婆家”下嫁。
上周剛剛被宣布并入中交集團的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就曾經在3月份多次傳出將被打包進入“中投二號”的消息,但其最終的結果卻是并入央企中交集團,成為后者的房地產資產經營平臺。
而各界一直認為將被批量打包進入國新公司的科研院所央企,在提交的重組方案中,所選擇的方向也大多是并入產業集團。上周四,國資委公告稱,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整體并入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除此之外,央企當中還有包括北京礦冶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等多家科研院,已經處于“待嫁”狀態,或者正在積極尋找“婆家”。其中,北京礦冶研究院在經歷了十余家央企“搶親”后,近日有消息稱,其將被中國五礦重組。
為了提高央企進入國新公司的積極性,國資委領導在7月23日的央企負責人大會上公開勸導,“不要認為進入國新就不光榮”。
自由組合無果再打包
鼓勵央企自由重組是國資委一直以來的思路。因此,在勸導央企進入國新的同時,國資委也繼續按照原思路推進央企重組,而這些央企自由組合無果后,則很可能被打包納入國新公司。
國資委關于央企整合的思路主要分成四種:央企之間“強強聯合”;一般央企并入優秀央企,即以強并弱;科研院所并入產業集團;非主業資產向其他中央企業集中。
按照上述四種思路,上半年央企重組風生水起。今年以來的6組12戶央企重組當中,鞍鋼攀鋼“強強聯合”,老牌地產央企中房集團并入交通基建大戶中交集團,上海醫工院和上海船舶運輸科學所作為科研院所,分別被并入兩大央企——國藥集團和中國海運。
分析人士認為,科研院所入局產業集團,對外貿易窗口公司并入相關產業集團,在國資委兩個任期中考核表現不佳的央企并入其他集團,是下半年央企重組的主要形式,但如果這些央企找不到合適的婆家,則很有可能被打包進入國新公司。
哪些企業被打包概率大
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部部長王志剛也認為,國家將在軍工、煤炭、電網電力、民航、航運、電信、石油石化等七大行業保持國有經濟的絕對控制力,所以七大行業以外的行業被并入國新公司的概率更大。“分析一下120多家央企,除了七大行業以外,主要是一些科研院所、貿易類央企和其他一些效益差、規模小的央企。”王志剛說。
事實上,李榮融在上月的央企負責人會議上也已經再次強調,中央和國務院明確要求央企要向三個領域集中:要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未來可能形成主導產業的行業和領域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
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國新資產管理公司在成立之初,打包的央企數量可能只有十余家,而這些央企具有的共同特點是“規模較小、微利、效益差”。⊙記者 張牡霞
參與互動(0)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