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股發行體制第二階段改革中,若要化解中小板和創業板發行中存在的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募資額問題,專家建議,應該加快發行節奏,加強主承銷商監管和詢價機構監控,完善保薦制度。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一周年過后,記者從多方渠道獲悉,監管層目前正在積極籌備新股發行體制第二階段改革工作,主要針對目前中小板和創業板發行中存在的“三高”(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募資額)現象。
業內專家建議,化解“三高”應該從發行節奏、主承銷商監管、詢價機構監控和保薦制度四個方面下手。
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新股發行體制第二階段改革相關工作正在醞釀之中,監管層內部現就相關問題展開研討;第二階段改革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解決當前市場高度關注的“三高”問題。
某大型外資資產管理公司首席代表認為,上述“三高”現象是資本市場階段性問題,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目前中國老百姓投資渠道及品種過少,選擇空間有限;二是中國資本市場依然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投資者“本土化投資”色彩濃厚。
上述首席代表還認為,新股發行體制第二階段改革應加快發行節奏和加大發行力度,以給投資者更多的投資選擇。考慮到在審核制背景下保質保量的難度,可將目前的審核制改成注冊制。“如果中國上市公司數量達到5000家至6000家時,‘三高’現象肯定不復存在。”
東部沿海某詢價機構負責人表示,第二階段改革應該加大對主承銷商的監控力度,尤其是對承銷過度包裝、提供的資料不實等行為要加大懲處力度。這位負責人表示,“三高”問題根本就是高發行價的問題,發行價表面上由詢價機構決定,但實際上主承銷商在其中的影響力最大,往往左右詢價機構最終報價。
不過,對于上述詢價機構負責人的建議,深圳某券商投行部總經理并不認可。他表示,新股發行時,主承銷商只是提供一些參考資料和參考價格,最終價格仍由詢價機構確定。這位總經理建議,“應加大對詢價機構的監控力度,讓詢價機構對自己的報價進行負責,報低價者一律不讓參與申購,報高價者不準放棄申購”,此外,還可以考慮引進存價發行機制——即一次審批后分批同價發行。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認為,要解決當前存在的“三高”問題,必須在制度上下手,要從長遠考慮。第二階段的改革,必須在堅持“市場化”的前提下進行。在具體方面,應改革保薦制度的動力機制,加強保薦人責任意識,對不實行為和提供不實資料者加大懲罰力度。
IPO重啟以來新股發行月度情況一覽
IPO數量(家) 平均超募比例(%) 首日平均換手率(%) 首日平均振幅(%) 5日平均換手率(%)
2009年7月 5 27.57 80.62 73.2 200.71
2009年8月 11 58.23 75.23 22 186.48
2009年9月 12 78.51 77.31 22.27 215.08
2009年10月 32 115.09 87.41 111.31 195.03
2009年11月 11 134.33 74.43 11.8 185.04
2009年12月 28 160.96 74.19 21.85 185.3
2010年1月 37 191.53 68.26 13.13 167.17
2010年2月 24 184.23 60.84 11.28 159
2010年3月 32 175.88 74.62 16.35 205.4
2010年4月 30 249.65 71.52 21.5 177.8
2010年5月 26 260.78 58.78 12.46 160.12
2010年6月 28 188.84 72.06 14.11 195.18
2010年7月 25 127.99 66.72 14.62 184.44
數據來源:Wind制表:桂衍民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文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