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紫金礦業的重污染讓汀江流域百姓痛不欲生之時,有人卻因紫金礦業活得極為滋潤。10年前,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三人一起玩轉紫金礦業;10年間,他們從中瘋狂吸金65億元,搖身一變成富豪:陳景河已是中國第一金礦的董事長、柯希平成了廈門首富、陳發樹則登上了“福建首富”的寶座。紫金礦業直接催生了閩商系的三條巨鱷。
因紫金礦業結緣
“他們三人很像,又非常不像。”紫金礦業廈門總部的一位老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是多年的黃金拍檔,“他們因紫金礦業結識,雖各具特色,但做事都很果敢。”
現年50歲的陳發樹靠新華都(18.56,0.06,0.32%)百貨起家,是福建省零售業的大佬;柯希平則是廈門恒興實業的董事長,主要從事建材生意。
1997年,陳發樹和柯希平共同出資成立了新華都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華都工程”),其中陳發樹占股51%,柯希平占股49%。
那年,陳發樹花6000多萬元購買了一批水電站設備。“對于當時資金并不雄厚的陳發樹而言,這批6000多萬元的設備更像是一種賭博。”陳發樹的一位朋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果做好了收益會很高,做不好陳發樹就可能即刻面臨破產。”陳發樹的豪賭氣質可見一斑。
然而,正是這批設備,讓陳發樹結識了陳景河。
設備到位后,陳發樹和柯希平的新華都工程公司先后承接了浙江和江西開采土石方的工程。當陳發樹得知紫金礦業也有土方工程的需求時,便主動與對方接觸,隨后陳發樹結識了陳景河,并開始承接紫金礦業的業務。
1992年,科班出身的陳景河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上杭縣開發紫金礦山,委以上杭縣礦產公司經理的重任。“陳景河是一個工作狂,”上述紫金礦業的老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經常加班,十分敬業。”
“1992年,紫金礦業的利潤只有5萬元,但1993年實現了55.4萬元的利潤之后,就開始逐年迅速增長,1996年達到了1000萬元。”在陳景河看來,紫金礦業的壯大與發展在情理之中,“人們把技術神秘化了。其實,有些看似很復雜的東西,把它弄明白了,與生產一結合,就顯得很簡單。”
隨著紫金礦業資產規模不斷膨脹,2000年,紫金礦業開始實行股份制改革,陳景河任董事長。而正是在這個千禧年,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三人第一次真正匯聚于紫金礦業。
“當時的紫金山礦是貧礦且開采難度大,也因陳景河的技術攻關需要不斷試錯,所以欠下陳發樹很多工程款。改制時,紫金礦業就將欠下陳發樹的工程款折合為股份入股。”紫金礦業的老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陳發樹入股紫金礦業的原因。
隨后,在陳景河和陳發樹的牽線搭橋下,柯希平也成功入股紫金礦業,與陳發樹一起成為紫金礦業第一、第二大自然人。
參與互動(0)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