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上市公司尚未公布二季報,但基金公司對業績預報的關注已經相當集中,“公司業績預報我們盯得比較緊,研究員一般晚上收到業績預報,當晚就要求點評,對一些熱點公司,第二天晨會的時候投資團隊也會做更深入的討論。”有基金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目前看,一些中報業績預增及高送配個股表現也比較搶眼。有基金經理認為,下半年一些板塊走勢將出現分化,而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將回歸到業績層面上來。
從主題投資轉向
據記者了解,有相當一部分基金經理在上市公司公布業績預報之前,就及早做了規避業績不佳個股的準備。“在二季度初,我們認為中報、三季報的業績分化應該會明顯,首先就是不看好一些對原材料價格較為敏感的行業。因為去年同期原材料價格比較低,有些行業很明顯是享受了原材料價格下降的好處,但是今年二季度原材料價格有所上漲,因此這些公司業績會下降得很快。”這位基金經理舉了化工行業的例子,其中有些公司在2009年采購原料時,因為價格下降,毛利能夠增加十個百分點,但今年這樣的情況不復存在。另外,他也不看好一些產能過剩、需求疲軟的行業,“這方面鋼鐵是典型代表,鋼鐵的需求疲軟,而鐵礦石價格卻漲了很多,其業績會有比較大的壓力。”不過從他介紹的個股來看,大部分已經成了基金今年一二季度減倉的“重災區”。
從近期看,令基金有所動作的,是一些“出乎意料”的股票。即便是一些跌勢明顯的消費類板塊,一旦有個股出現業績嚴重超出預期的預報,第二天走勢就明顯超越板塊平均。這與前段時間“重板塊,輕個股”的現象恰好相反。也有的個股在發布業績大幅預喜的第二天,在交易所的公開數據上,可以發現多個機構的買入席位。
“一季度市場傾向于主題投資,但下半年一般會理智一點,更注重業績。”鵬華基金研究總監冀洪濤認為,今年下半年,隨著主題投資的降溫,投資界對業績的關注將會更多一些。
以業績為考量基準
六月底至今,市場投資處于一個“政策消化期”,自四月中旬地產調控政策及醫藥降價政策出臺后,A股顯然處于消化政策影響的階段。而七月中下旬,將有一系列經濟數據公布,業內人士認為可能會出現一些政策上的微調。“說實話,現在等待結果的心態很普遍,方向性并不是那么明確。”有基金經理坦言。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業績作為考量的基準,成了不少基金經理的選擇。
在二季度時,很多人普遍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策略,加上“加薪潮”出現之后,不少基金經理認為“人口紅利”消失將導致傳統行業走向衰敗,因為投資界普遍對傳統行業避之不及,但也有基金經理認為,這樣的選擇辦法忽略了個體性的差異,“一些跌到位的二線藍籌如果業績能夠給人信心,具備一定投資價值。” (記者 江沂)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安寧】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