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下旬開始,位于廣東省深圳市龍華的富士康生產基地接連發生6起員工墜樓事件,死亡4人,重傷2人。墜樓員工多為“80后”或“90后”。
4月13日,深圳市總工會公布調查結果稱,墜樓事件連續發生暴露富士康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而在這之前,富士康已經公開檢討,稱管理存在一定的責任。
接連發生的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引發企業如何管理新生代員工的思考。
工會調查指出富士康管理有漏洞
4月7日,富士康一名18歲云南籍女員工墜樓死亡。4月6日,一名19歲的年輕女工從宿舍樓七樓墜下,目前仍在醫院搶救。3月29日,3月17日,3月11日,1月23日,這些都是富士康2010 年員工死亡日期,但至今這些員工的死亡原因還是一個謎。
他們的年齡在18到23歲之間,只有一名是 28歲,讓人想到“新生代”這個詞。
4月13日下午,深圳市總工會公布深圳市富士康科技集團近期多位員工墜樓事件的調查結果。調查顯示,近幾起墜樓事件所涉員工均為“80后”、“90后”,大多入職富士康的時間不久,面臨著工作、生活方面的較大壓力,在適應社會、處理情感問題方面缺少經驗。“這些員工對企業現有的管理模式、制度和方式方法有要求變革的強烈沖動。”深圳市總工會副主席王同信表示。
“這是個社會問題,但僅從這方面分析顯然是不夠的,還要從企業管理上找原因”。王同信表示,事件的連續發生,暴露了富士康在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面都存在漏洞和不足。
王同信稱,富士康作為一個大型企業,在自身成長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較為嚴格的管理方法,這套管理體制、制度和方式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但是隨著社會發展進步,伴隨著新生代員工的出現,如何適應社會進步改革管理體制和理念,是一個企業今后能否適應社會的重要基礎。
“不僅是富士康,所有企業都面臨這個問題。”王同信表示,新生代農民工受到更多的教育,對城市文化有更多了解,對自身發展有更多的要求,企業應當適應這一情況,在促進企業民主管理、暢通員工利益訴求反應渠道方面多做工作。同時,從連續墜樓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重視新生代員工的思想情緒和心理需求,尊重員工、愛護員工,建立適應新時期要求、體現人文關懷的管理體制。
記者今天從深圳市總工會了解到,去年富士康年輕員工孫丹勇因弄丟一臺蘋果手機樣機,在接受公司內部調查后跳樓自殺,自從“孫丹勇事件”發生后,市總工會就在富士康開展調查,對今年連續發生的幾次事件,市總工會也均指派調查組到富士康了解情況,掌握事態進展,與員工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事件的反應,同時指導和督促富士康工會做好善后工作,并督促企業行政方改善工作環境。
檢討企業文化如何體現人文關懷
面對接連發生的員工墜樓事件,處于輿論漩渦中心的富士康近期也終于打破沉默。
4月11日,富士康集團媒體辦主任劉坤、富士康集團衛生部部長芮新明以及富士康工會副主席陳宏方,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劉坤坦言,在這些事件中,富士康管理存在一定的責任。“不管出于什么樣的原因,不管員工選擇了什么方式,畢竟在富士康的廠區內,員工在工作期間出現了問題,我們應該在管理上、企業文化上檢討自己的問題。”同時他承認,在如何更好地管理新生代員工方面,富士康是有缺陷的。
“20歲左右的青年人,學業有成進入社會,然后進入富士康接受崗前培訓再上崗。自殺是一瞬間的事,成因卻是日積月累的,在入職之前,員工更需要社會的關懷。”劉坤說,新員工剛進廠沒多久就出事,說明富士康對他們的人文關懷不夠。同時也說明自殺是個社會問題,員工日常受的干擾并不單一,很多因素左右著員工的決定。
逝者已矣,但對于如何建設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再度引發人們的思考。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從企業角度看,單純依靠嚴厲和高壓,自上而下的推行制度規則,并非建立質量和安全控制體系的最佳方法;高壓和賞罰可讓人謹慎,但也會激勵犯錯者隱瞞信息,當缺乏公正可信的申辯、聽證和裁決機制時,隱瞞和推諉常常是最佳選擇;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的信息來源變得十分狹窄,信息質量也靠不住,而質量和安全控制卻高度依賴信息的可得性。
而心理專家指出,對于大企業,每次非正常死亡都可能成為新聞事件,給員工帶來心理陰影,從而在短期內造成連串自殺。他表示,這種情況下對員工進行心理輔導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是富士康這樣的勞動密集型大企業需要注意的地方。
深圳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去年“孫丹勇事件”發生后,市總工會就對富士康員工普遍進行了心理輔導和援助,并培養富士康自己的心理輔導員,目前富士康經過培訓的心理輔導員有100多名。在近期幾起墜樓事件發生后,市總工會也要求富士康在新入職員工培訓中加大心理素質培訓的力度,并對培訓結果進行評估。
此外,針對富士康近期跳樓事件所涉員工均為 “80后”、“90后”這一現象,深圳市總工會表示,將繼續高度關注這些新生代員工群體,目前正準備開展新生代農民工大型調查,抽樣5000名員工,詳細了解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情緒和各方面訴求。記者 游春亮 本報實習生 陳曉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