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政府開設專門婚戀交友網站,幫助工作繁忙的單身公務員相親找對象……”最近,國外媒體的一篇報道,讓一個名為“央務鵲橋”的網站招來眾多網友“圍觀”。“我們的訪問量突然上升,從來沒有這么高過。”中央國家機關央務鵲橋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央務鵲橋”)主任張旸說。
“考不上公務員,就嫁(娶)個公務員!”——緊跟著“考碗族”出現的“嫁(娶)碗族”,讓公務員在人們心目中儼然成了婚戀市場上的優勢職業。在坊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是“金飯碗”,直轄市省級公務員是“銀飯碗”,地市級則是“銅飯碗”,鎮街道一級最起碼也是“鐵飯碗”。那么,一個“金飯碗”扎堆的網絡交友平臺,究竟有什么樣的門道?
圍觀
“金飯碗”也愁嫁 成色須靠房子驗
2009年,國內某大型婚戀交友網站發布了一份“最有異性緣的男性職業排行榜”,總結出了最受擇偶者青睞的十大職業,其中,公務員高居榜首。如此炙手可熱的行情,“金飯碗”們還會找不到伴侶?
打開“央務鵲橋”網站的首頁,頁面和其他的婚戀交友網站別無二致,只有頁面左側不斷滾動的“會員單位”顯示出這個平臺的特別之處:各大部委、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人民銀行總行等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直屬機關都名列其中。在“央務鵲橋”目前的5000多名會員里,公務員占了大多數。
從2005年“央務鵲橋”網站建立開始就一直在這兒當“紅娘”的張旸說:“還真沒覺得公務員比其他人更容易找。”據老張總結,公務員群體最大的優勢在于穩定:“基本沒有失業和福利待遇降低的危險,不會發財,也不會破產。”
今年1月,在網站的討論區里,張旸曾經發起過一次對“嫁(娶)碗族”的討論。面對外界的追捧,“金飯碗”們自己卻并沒覺得腰桿兒一下子硬了起來。
一個女會員在跟帖中寫道:
“相親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男士——
你們單位好呀……你們這工作多好呀……你們肯定還分房子吧?
我說:沒趕上趟。
那以后肯定還會分吧,現在好多機關都還有經濟適用房什么的……
我說:這個真沒有。
然后,對方目光就明顯黯淡下去,黯淡下去……此情此景,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杯具’啊!”
隨后的討論迅速從婚戀轉向了房子。如今讓眾多年輕人談“婚”色變的房子,仿佛也成了驗證“金飯碗”成色的重要砝碼。
“現在所謂‘分’房子,也是要買的,價格確實比市價低很多,但是公務員收入并不高,像我這樣剛工作兩三年的年輕人,如果家里條件不太好,一樣很難拿出來。”27歲的周林(化名)說,“大家都覺得公務員清閑、沒壓力,其實加起班來也沒點兒,還不像企業有加班費。”
圈子小、接觸面窄是另一個“金飯碗”們婚戀道路上的阻滯。某公安系統內部男女警員的比例達到了8比1,“而且,有限的女士一分配過去,迅速就被瓜分掉了。”張旸說。
困惑
文章寫得好 戀愛不會談
幾乎所有都市年輕人在婚戀中遇到的問題,在央務鵲橋的“金飯碗”里都同樣存在,譬如“剩女”。
這家網站會員整體的男女比例是3比4;而在各種聯誼活動中,女會員也踴躍得多。盡管如此,張旸仍然認為,表象之下另有隱情。到去年年底,這家網站已經舉辦了500多場會員活動。在位于南池子大街的央務鵲橋辦公室里,兩面墻壁都貼滿了各種活動現場的照片。
為什么參加活動的會員總是女多男少?
“實際上,單身適齡未婚的男士絕對人數肯定要多于女士,但是他們擇偶的方式不同。”通過長期觀察,張旸摸出了里面的門道。女會員們熱衷參加聯誼活動,一方面是因為公開場合的活動讓女孩子們更有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能免去一對一相親的尷尬。而男會員的想法則恰恰相反。
“他們更喜歡私下里一對一的交流。很多人會在網站上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搜索,如果能有20個符合要求的,就給每個人發封信,如果里面有10個回復了,他就跟這10個在網上交流一下,往后可能有5個覺得不錯,就單獨約出來見面,最后確定一個目標”,張旸說:“即便是在活動上,男會員也喜歡到處要電話,回去再私下聯絡。”
隨著公務員招考的火爆,“金飯碗”們的自身條件也水漲船高,學歷就是其中之一。可是,這些在多次考核中“過五關斬六將”的碩士、博士們談起戀愛來卻未必得心應手。在央務鵲橋的文化沙龍活動中,會員們交來的書評、影評質量之高讓張旸很吃驚,但是“很多人卻不會談戀愛,不知道怎么去跟異性搭訕、談什么話題。”
有一個會員曾經相親幾十次,卻無一成功。因為每次相親,這名會員見到陌生異性就從始至終一言不發,遇到對方同樣不愛說話的,甚至無言對坐一小時,然后各自走開。
爭議
圈子內“近親繁殖” 公務員“特殊福利”
除了好奇,來圍觀央務鵲橋的網友們還有不少非議:公務員待遇就是好,政府還負責給找對象!單身公務員找對象,還要花納稅人的錢?……在每一個轉載了英媒報道的門戶網站新聞之后,都能看到這樣的評論。那么,這是不是一項公務員人群的特殊福利呢?
對此,張旸覺得“央務鵲橋”被誤讀了。“我們并不是政府辦的,而是由各機關單位的工會聯合建立的。”最初,這個公安部工會創辦的內部平臺,旨在解決本單位內部單身職工的婚戀問題。但是,總在自己單位里發掘,資源實在有限,于是,就誕生了這樣一個由多家單位機關工會合作的網絡平臺。“央務鵲橋”的創辦和運營費用則來自這些工會的會員經費。
目前,這家網站的會員費分為三檔:第一檔為中央國家機關、中央直屬機關、北京市直屬機關單位的單身職工以及軍委系統連級以上軍官,每人每年交納的服務費是100元;第二檔是與央務鵲橋簽訂合作協議的企事業單位,每人每年為500元;收費最高的第三檔是以個人身份入會的報名者,第一年入會收取800元,次年起每年收取500元。
這樣的區別待遇被網友們指為“階層歧視”,但張旸表示,之所以對公務員收取較低費用,是因為網站的運營費用由這些機關單位的工會經費支付,“這些公務員本身已經繳納了一部分費用,這的確是公務員的一項福利,但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優待;此外,個人會員需要我們人工審核其資料的真實性,費用當然會高。”
以公務員為主體的交友圈子,固然有利于彼此條件相近的年輕人們盡快找到另一半;然而,讓圈外人最為敏感的則是這種方式會不會是一種對“裙帶關系”的變相鼓勵?
“我們這兒都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最高的也就是處級;還有很多是醫療、文教等事業單位的職工”,張旸笑言:“你說就算是兩個基層公務員在一起成家了,能因為‘裙帶關系’影響什么?級別再高一點的領導,也不會來我們這兒上網找對象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