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篇:
俺沒出息,俺回家
卜海,31歲,青島某高校畢業,現居家鄉,“山東省一個并不發達的地級市”。
現在,卜海的那幫“發小兒”只要坐在一起,都有個既定的娛樂項目,每個人都要操著濃厚的鄉音,把卜海的名言生動地演繹一遍:“俺沒出息,俺回家。”
2001年寒假,畢業在即的卜海與同學回家聚在飯桌上的時候,談到了將來的工作去向。除了卜海,其他3個人都是做計算機的,不約而同地選擇北京做工作地點。
卜海學的是化工系,“說簡單點兒,就是怎么做肥皂”。“這個專業,高不成低不就,工作難找得很。”卜海想得透徹,“讀到博士或者出國留學,說到底還是得工作,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越早工作越好。”
家鄉有一個大型化工廠,是他的備選單位,他在青島的招聘會上投了簡歷。當時這家工廠的展位前,門可羅雀,乏人問津。“當時工作沒現在這么難找”,卜海說,“大家都不愿意去當工人。”
直到現在,卜海也沒覺得工廠選擇自己是因為他成績優秀,“最后估計是覺得我能留得住”。他認為是簡歷上的籍貫所在地幫了忙,“對工廠,算得上是他鄉遇故知”。
卜海當時有一個同班的女朋友,“她不愿意去小地方,最差也得留在青島,可是,這并不容易”。女朋友決定先考研再等機會,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同班同學韓允覺得,這是卜海至今唯一不太圓滿的地方。一想到此處,心里多少平衡了一些,因為“這哥們兒過得讓人眼饞。”
“那個化工廠效益好得不像話。”韓允說,卜海只是個剛參加工作的技術人員,工資拿得比當地大部分公務員還高。“算上雜七雜八的收入,比我們在北京的也少不了多少,關鍵是在家鄉,這錢還真經得起花。”
當時的韓允還在為北京居高不下的房價犯愁。他現在得早晨6點起床,先坐公交車、倒兩次地鐵、再坐公交車,總共花上兩個半小時才能到公司。“所以,買房一定得縮短交通時間,不能再在路上浪費有限的生命了。可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房價太高;買小的呢,將來怕住不開……”他就這么糾結猶豫著,直到房價漲成了天文數字,還只能留在租房市場里繼續“摸爬滾打”。
這些問題都不曾困擾過卜海。
他的小日子過得很愜意,騎著小摩托車上下班,十幾分鐘的車程,中午回家吃了飯還能美美睡上一覺。結婚之前,卜海拿下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離父母家不遠,下班就去蹭飯,碗都不用刷,小兩口可以選擇回家玩游戲還是出去看電影……
等到韓允他們放假回鄉,卜海就熱情洋溢地帶著他們四處領略“日新月異的家鄉文化”,尋摸好館子,找地方消遣,再豪爽地喊“埋單”付賬。
已經差不多“三十而立”的韓允覺得跟卜海生活在兩個世界。他每天忙忙碌碌地加班,辛辛苦苦地擠地鐵,別說房子,貴的飯館都不敢去。再看看卜海,今天讓他幫忙參考一下“買什么新型手機”,明天讓他幫著選車,兩個人的生活距離越拉越大。
婚后,卜海帶著媳婦兒回了一趟青島,跟同學小聚,他的前女朋友已經研究生畢業,但工作還沒有著落。卜海感慨不已,跟韓允說:“她當時很看不起我……”(滕興才 實習生 繆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