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孫偉銘案過去3個多月了,社會公眾的熱度也就過了,想不到還這么火。”昨晚,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蔣敏、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昕、公訴處副處長劉東、孫偉銘案一二審辯護律師陳紅以及四川大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左衛明等齊聚四川大學,當他們見到座無虛席的教室,忍不住發出了這樣的驚嘆。而孫偉銘的一二審辯護律師陳紅在這個場合里首次公開透露,孫偉銘案發生之后,他的家屬接受了很多熱心人的捐款,其中最大的一筆捐款高達11.7萬元人民幣。
講座的主題名叫“多維視角下的孫偉銘事件”,講座時間定于晚上7時。6時40分許,記者來到講座教室時,這里早已“人山人海”,走廊上、角落里都站滿了師生。一名川大經濟學院的學生說:“孫偉銘事件影響太大了,能夠聽聽專家的說法機會難得。下午5點多就來占座位,但還是只能坐到教室后排。”那些能夠占到前排座位的同學可是費勁了心思,有學生甚至中午就趕了過來,甚至自帶干糧以保證座位不被“侵占”。
“如果拋開辯護律師這個身份,我也希望他能夠被重判,以達到懲罰這些醉酒駕車的人。但作為辯護律師,收集被告人無罪、罪輕的證據,是我的職責,一審開庭時,我為此遭到被害人家屬的圍攻、謾罵。但是現在看來,我履行了我作為辯護律師的責任,我無愧于心。”孫偉銘的一二審辯護律師陳紅的發言贏得了熱烈的掌聲。據陳紅透露,孫偉銘案一審判決之后,孫林為湊錢四處奔波的消息經媒體報道之后,全國各地紛紛為孫林捐款。
陳紅說,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業家打電話對她說:“孫偉銘雖然有罪,但他畢竟不是十惡不赦,應該給他贖罪的機會。”這位企業家從聯系陳紅說要捐款,到捐款到賬總共只用了4個小時。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為孫林捐錢,1000元,10000元……以至于孫家短時間內湊齊了100萬元賠償款。
議論1 “好人壞人”的討論
來聽講座的四川大學法學院劉娟說,最開始了解孫偉銘案,她身邊的同學討論得最多的是孫偉銘是“好人”還是“壞人”,有人說如果孫偉銘是好人,那他怎么會釀成四死一傷的慘劇,如果說他是壞人,那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人同情他?“這是社會公眾最簡單的認識,但作為學法律的人來說,我們應該考慮孫偉銘該受到什么樣的處罰最能符合‘罪行相當’的原則,還有就是孫偉銘案給社會留下了什么?”
議論2 一起個案引發的公眾焦慮
劉娟的觀點得到了出席講座的法學界人士的認可,據成都中院研究室副主任何良彬說:“孫案本是一起個案,之所以能夠引起全國150多家媒體的關注,反映出社會公眾對公共安全的空前焦慮。無證、醉酒、超速行使的孫偉銘正好撞到了打擊醉駕的風口浪尖上,所以他被社會廣泛關注。”省高院相關負責人稱,孫偉銘案暴露了很多法律適用問題,這起案件可能推動立法。
議論3 “辯訴交易”更重要是保護被害人
“孫偉銘家花了100萬元買下了孫偉銘一條命。”據主持講座的老師說,這種聲音自始至終都存在。陳紅律師對此認為,孫偉銘案反映了民事賠償與刑事處罰相結合,現如今國力不強的情況下,國家不可能對每一名刑事被害人予以補償,這時候被告人及其家屬的經濟賠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這種方式在西方國家被稱為“辯訴交易”,成都中院研究室主任何良彬認為,這不僅可以保護被告人的權利,更重要的是保護了被害人的權利。從“恢復性司法”的角度看,解決了訴訟糾紛,平息社會矛盾。
法界觀點
媒體對司法的影響越來越大!
四川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左衛明教授認為,現在媒體越來越關注重大司法案件,特別是具有標志性的案件。媒體對司法的影響越來越大,比如前幾天發生在金牛區的拆遷事件,一經媒體報道之后就有北大法學專家上書國務院,國務院很快就召開了關于拆遷方面的座談會。這說明司法與媒體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即要求保證公眾的知情權,同時也要做到司法獨立,這就要求法官應該學會身處輿論漩渦中不受影響。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蔣敏認為:至今為止,如果說孫偉銘案是四川法院史最受關注的一起案件毫不為過。孫偉銘案二審開庭之前,省高院就制定了應對預案,所有審判人員信息全部上網,滿足所有要求旁聽的媒體記者的要求,就是為了統一口徑。
“危害公共安全”還是“交通肇事”仍有爭議!
公訴人劉東在講座中重申:案件進入檢察院之后,承辦人員對“交通肇事”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進行了分析,最終認為孫偉銘長期無證駕駛、造成事故之后連續沖撞最終造成慘劇,他的行為在主觀上符合故意犯罪的特點,因此最終檢方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對孫提起公訴。
辯護律師陳紅:盡管案件已經塵埃落定,但依舊認為孫偉銘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但是作為律師應該尊重法律,維護法院尊嚴,因此不會鼓動被告人家屬申訴。在立法相對滯后的今天,利用判例的方式能夠推動司法進程。(華西都市報記者 李寰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