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名人的財產遺產糾紛,這樣的事會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進行的一項調查(2882人參加,其中“80后”占47.5%,“70后”占36.4%)發現,普通人也會有類似煩惱——46.1%的人認為,鬧得沸沸揚揚的名人財產遺產糾紛,也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67.8%的人表示,這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
30歲的姜小姐正準備第二次步入婚姻殿堂。“第一次婚姻,我沒有公證,這一次仍舊不會。”她自稱“感情上的唯美主義者”,不會在還沒結婚時就考慮分手的事,但她停頓了一下說,“如果是我女兒結婚,我希望她做婚前財產公證。真正純粹的感情已經越來越少了。”
“公證還是不公證,我心里充滿矛盾”
公眾如何看待婚前財產公證?受調查者態度尚存矛盾。57.2%的人表示“婚前財產不屬于夫妻共有,公證清楚是應該的”;37.7%的人覺得“未來世事難料,這么做是以防萬一”。但有人提出質疑:“還沒結婚怎么就開始互相不信任了?”(21.8%),還有21.1%的人把公證看作“對感情的褻瀆”。
盡管還沒結婚,李娜已和認識多年的男友聯名買房,準備一起還貸了。去銀行辦理房貸手續時,因雙方還不是夫妻關系,銀行要求出具財產公證。兩人一商量,就換了一家不需要公證手續的銀行。“不做公證是我們充分考慮后的決定。我們愿意與對方分享一切。”
但在學法律出身的楊先生看來,婚姻本來就是一種法律協議。隨著人們對婚姻的期望降低,再加上個人財富的迅速增長,婚前財產公證,既是對難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無奈,也是為了減少婚后財產糾紛,無可厚非。
民調顯示,35.3%的人考慮做婚前財產公證,21.3%的人明確表示“會做公證”,說“不會做”的占29.9%。32.2%的人認為,人們關注的財產公證類型之所以越來越多,是源于個人社會財富的增長。
全國律師協會會員錢學志律師,經常代理一些離婚訴訟。他發現,幾乎每件離婚官司都會涉及財產糾紛,而大多數當事人未做婚前財產公證,這使許多財產的產權界定模糊。錢律師認為,隨著對婚姻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的觀念可能會改變。“一個理性人應該考慮做婚前財產公證的必要性。”
銀川市關愛心靈研究所主任尹志凌則表示,是否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應依據具體情況而定。一方面,婚前財產公證能保護夫妻雙方的個人財產,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另一方面,我們還有著傳統的家庭觀念,過于計較,會讓一些人心里不舒服,給婚姻生活帶來陰影。
夫妻經濟實力的差別,成為是否進行財產公證的決定因素之一。57.1%的人認為,婚前財產公證與雙方經濟實力有關。其中,39.8%的人認為經濟實力懸殊更有必要做財產公證,打消顧慮;42.9%的人表示,是否公證與經濟實力無關。
一名網友在做完調查后留言說:“婚前公證是‘試金石’。有錢的一方,如果不知道對方是更愛自己還是更愛錢,就一定要做公證。”
還有被調查者說:“這是個兩難的選擇,說到我心里去了。公證還是不公證,我心里充滿矛盾!”
32.9%的人考慮盡早立遺囑
調查中,47.3%的人將婚前財產公證等現象的出現,看作“現代人法律意識提高的表現”。
婚前財產公證在手續上并不繁瑣。北京信德公證處的杜主任介紹,雙方只需帶上齊全的身份證明與財產所有權證明,加上草擬好的協議書,到公證處辦理就可以了。費用在400~600元之間。
楊先生表示,當下做婚前財產公證的人增多很正常,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現象背后的動機。
在他看來,做婚前財產公證能有效保護合同雙方的利益,避免可能出現的糾紛,夫妻雙方就不會在將來的生活中為財產問題彼此猜忌。這樣做更體現出雙方的獨立自主和相互信任。
調查中,仍有多數人表示出對婚姻的擔憂。58.8%的人認為進行婚前財產公證的原因在于“對婚姻關系的不信任”;54.4%的人表示是因為“人們缺乏安全感”;44.7%的人指出“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正越來越淡漠”。
這種不信任和缺乏安全感,不僅僅表現在人們對做婚前財產公證的態度上。
調查發現,37.4%的人希望對房產、股票、基金等進行公證;32.9%的人會在填寫保險受益人時優先考慮父母、兒女,而非配偶;還有32.9%的人考慮在未進入老年階段時就立遺囑。
新華保險業務經理小鄭告訴記者,在她近來聯系的幾十個客戶中,只有一人在“受益人”一欄中寫了配偶的名字。大部分人寫的都是父母和兒女,或者“折中”一下,把配偶和父母、兒女的名字都寫上。
不過,人們更重視父母和兒女的觀念并不是現在才有。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志霞認為,傳統觀念中,“孝敬父母”是應該的,“養育孩子”是天性,對夫妻感情提到的卻不多。傳統家庭觀念中甚至還留有“媳婦是外人”的想法。這對夫妻感情的發展不利。
在“絕對100婚戀網”創始人、婚戀心理學專家茱莉看來,如今房子、車子、社會地位、收入等,在婚姻中占據了較高的位置。現在的年輕人很實際,都是站在這些基礎上去尋找“相容”的人。物質有時則成了橫跨在兩人感情中的問題。“在一個將成功和物質畫等號,物質和理想緊密結合的時代,感情顯得很沉重。”
“婚姻家庭最重要的基礎一定是兩人之間的愛情。”心理學家張怡筠說,心理學研究發現,愛情的基礎中排第一的是欣賞感激,對彼此包容接納,另外要有情感的交流,對彼此的婚姻承諾要負起責任。
陳志霞也表示,對父母和孩子的重視是必需的,但夫妻關系是人一生中伴隨時間最長的關系。對夫妻關系的重視程度,無論是在家庭教育,還是在社會導向上,都應加強。這樣才能帶來家庭關系的和諧,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世事無絕對,沒有人能給人心上一把鎖。但李娜仍堅持認為,只要夫妻雙方能夠攜手面對富貴、貧窮、疾病、死亡,有沒有那一紙公證,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實習生 喻懿潔 本報記者 黃沖)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