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的工業區內,招聘“普工”的條幅隨處可見,而金融危機前住滿了員工的宿舍樓仍舊空空蕩蕩。種種跡象表明,近兩個月來出現的珠三角“民工荒”正呈愈演愈烈的態勢。
“民工荒”是這些年來頻頻被熱炒的話題,與前些次不同的是,在剛剛經歷了一場慘痛的金融危機之后,此番“民工荒”似乎有了更多經濟復蘇回暖的解讀意味。一些沿海城市的一些外向型企業重新呈現用工短缺,好象基本屬實,但問題是:這難道就是所謂的“民工荒”嗎?
現在對“民工荒”的定義,顯然都是站在企業的視角,以一些企業招不到人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而不管這都是一些什么樣的企業,更不管它是以怎樣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環境招不到人。顯然,如此簡單定義“民工荒”,對工人而言非常不公平。因為在企業叫囂“民工荒”的時候,很多工人卻發愁找不到工作。
站在工人的角度,所謂“民工荒”根本就是一個偽問題。我國勞動力是世界第一豐富的,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更是需要釋放出更多的勞動力進入城市,倘若中國也會出現“民工荒”,那么世界人口就不是太多了而應該是太少了。套用一個經典句式來表述企業視角的“民工荒”,本質就是:工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企業生產之間的矛盾。
具體到此番所謂“民工荒”,這首先是工人日顯成熟的選擇理性使然。在金融危機一開始,很多民工被自己的企業“踢回”老家;現在,老東家又有新訂單了,又需要招人了,可是誰知道這樣的訂單能持續多久,值得他們來回奔波嗎?
更重要的是,所謂“民工荒”很可能只是落后產能的呻吟。越是工資待遇低越是工作環境差越是招不到好工人,這本是市場規律使然。如果城市企業所能給出的福利待遇依然止步不前,比較收益當然加倍減小,對民工的“拉力”吸引肯定不如從前。
這個意義上,出現“廉價勞動力”版本的企業視角“民工荒”,非但不是什么可怕的問題,反而還是社會進步的根本需要。舒圣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