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進行了兩個月的反復思量和流程設計,動用了4個執行席媒介,輪班監測執行情況,兩小時作一次電話匯報。據黃亮華說,在引發轟動效應后,策劃團隊撤出,他們的回帖只占真正網絡回帖的3%。
黃亮華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但質疑他是“借勢摘桃”的網民也大有人在。
一位參與過賈君鵬“蓋樓”(持續跟帖)的網友說:“不可能的,我從最開始就參與了那件事情,根本就是個純意外的狂歡娛樂。后來我加了群,發帖的樓主,還有早期的那十幾個ID都在我們群里,大家都是純娛樂。”
“我現在說不了什么。”自稱是“賈君鵬”事件策劃者的黃亮華拒絕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因為“客戶有意見”,負面影響始料未及,“公司網站已經被黑掉了。”
有報道稱,7月30日后,一些網絡論壇出現了《揭秘賈君鵬現象:站在背后的影子》、《賈君鵬現象幕后推手:神秘的網絡炒作公司》兩篇文章,文章都稱賈君鵬背后有公司炒作,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曝出”的炒作公司名字不同。
有網友說策劃者是在公然嘲笑網友的智商,愚弄網友之后還要再撈一把。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文藝學教研室主任杜寒風卻覺得,不必這么“較真兒”,網絡不過是一種傳播途徑,這句話成了流行語,被關注了,傳播者也就成功了。
不斷升級的“回家吃飯”
“這一事件說明輿論流的形成并不以事實為依據,這種現象非常值得關注和研究。”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丁俊杰認為,在網絡時代,網絡與現實之間,并無明晰的界限,“網民高度關注會形成那強大的民意”,必然要影響現實生活。
事實上,“回家吃飯”的熱潮已經在現實生活中被發揚光大。
7月19日,微博客Twitter網友郭寶鋒因傳播某熱點案件的帖子,被警方以涉嫌誹謗罪拘留。隨后,眾多Twitter網友列隊發布“郭寶鋒,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
7月22日,網友“安替”首先給被拘押的郭寶鋒寄明信片,網友得知此事后,紛紛加入寄明信片活動。明信片除了寫明寄往福建省福州市某看守所,都無一例外地寫著“郭寶鋒,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參與郵寄明信片的網友,在郵寄前還把明信片拍攝下來上傳至網上,供其他網友瀏覽。
有網友說,這是“大家用最溫情的語句表達的強烈抗爭”。
同一天,知名媒體人董路發表博文,批評易中天在節目錄制現場譏諷主持人一事。文章最后說:“從哪兒來回哪兒去。易教授從大學校園而來,出來混了一圈兒,既然混得還不錯,既然心態已難以自持,不如見好就收、打道回府。沒聽見嗎?你們校長喊你回學校吃飯呢!”
“‘回家吃飯’已經有了新的含義,可以借此表達不滿,抑或是說下課、歇菜等。”杜寒風表示,這句話給了網友發揮的余地,它能跨越網絡來到現實中,不能不說是策劃者的成功,達到了傳播的效果。
“一句話有多項含義是很正常的。”丁俊杰認為,傳播者的傳播意圖在受眾那里產生多項理解,甚至根據自己的處境、經歷等,進行選擇性理解,都是正常的。但是,當事實基礎真假難辨時,網絡環境中高度集中的熱點和言論,應該引起網民、網站和政府管理部門足夠的重視和關注,“網絡這種傳播途徑力量強大,要是用不好,會對社會造成傷害。” (李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