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內蒙古赤峰市千余市民在飲用自來水后出現腹瀉、嘔吐、頭暈、發熱等癥狀。7月27日晚,赤峰市建委通報,污染事件為暴雨污水引發水源污染所致,并就此事致歉。事故原因雖已查明,但為何雨后3天,供水公司才發出提醒公告?是未發現污染還是監管存在漏洞,廣大市民紛紛質疑……
自來水污染已致千余人就醫
7月28日,記者在赤峰市玉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包括留觀室在內的各病房、走廊甚至社區門前的陰涼處,全是掛吊瓶、打點滴的患者。而在赤峰市醫院,也有許多患者排隊候診……
自7月24日以來,赤峰市新城區陸續有居民飲用自來水后患病,患者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截至27日,赤峰市新城區自來水污染事件已致1154人就診。
7月26日,赤峰市政府接到自來水污染報告后,召開緊急會議,要求相關部門緊急采取應對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赤峰市衛生局按照統一部署,已經安排8個定點醫療機構救治患者,并對此事件患者采取免費診療措施。
27日晚,赤峰市建委就此事件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事故原因:7月23日,市區突降暴雨,地面水排泄不暢,大量污水淹沒了九龍供水公司9號水源井,污染了飲用水。經警方調查,基本排除人為原因。
正忙于處理自來水污染事件的赤峰市建委副主任俞秀峰說,目前,赤峰市建設部門、供水機構正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的擴大、蔓延,并對新城區所有生活飲用水主管網進行沖洗、消毒。同時,政府部門還組織技術力量查清污染源,避免二次污染,控制新增病例,并動用消防車輛定點定時給居民送水。
此外,九龍供水企業已排空水池和主管網內的污水,對清水池和主管網進行清洗和消毒。
赤峰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表示,市建委作為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為此次事件向新城區居民誠摯道歉。市建委將繼續做好自來水污染處置工作,力爭在最快時間內,恢復正常供水,保證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
24日已發現污染,為何26日才向公眾通報?
據赤峰市新城區九龍供水公司介紹,7月24日晨,該公司工作人員在例行巡查時,發現新城區車伯爾民俗園內的9號供水井附近地面有存水,且已流入井內。水廠向有關部門通報了情況,同時關閉了9號供水井,并將已進入供水管網的水通過5個末端排水口向外排放,對被污染的水進行取樣化驗、消毒。
但是該公司直到7月26日才向居民發出公告,提醒居民:不要直接飲用生水,應將自來水燒開后飲用,在清洗蔬菜水果時應使用涼開水,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同一天,赤峰市建委接到新城區自來水污染報告后,立即向市政府做了匯報,啟動了供水系統事故應急預案,并向衛生主管部門通報了情況。
水源被污染3天后,該公司才向社會公布污染信息,引發很多市民質疑。他們懷疑自來水公司是不是存在緩報、遲報、瞞報的情況。
家住玉龍社區的居民小孫說,飲用水關乎群眾健康和安危,自來水公司24日就發現水污染了,為什么26日晚上才通知?這是拿老百姓的身體不當回事。
有居民反映,23日晚自來水就成混濁狀,聞起來有一股腥臭的味道。24日、25日,自來水變得清澈一些了,可能經過簡單處理,許多居民全當沒有問題的水飲用。
還有市民稱,在發現自來水渾濁腥臭后,曾于25日早給赤峰九龍供水公司打電話,當時自來水公司給的答復是:水廠的水沒毛病,是用戶的管道問題。之后多次找到該公司,公司員工仍然稱:水質沒問題。
水污染事件發生后,赤峰市新城區許多用戶紛紛熱購礦泉水,桶裝礦泉水也出現熱銷現象,很多居民不敢使用家里的自來水。之前,由于政府部門沒有公布自來水污染的具體原因以及對策,一些傳言也在網絡上開始傳播。
監管存在一定漏洞,市民認為供水公司難辭其咎
很多市民認為,通過這次自來水污染事件可以看出,供水公司以及質監部門平時疏于對水源進行檢測和監控。水源井及自來水被污染,應與相關部門的監測工作不到位有關。
據衛生部門有關專家介紹,自來水廠生產過程中的檢測程序至關重要,而出廠水至少每天必須測定一次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混濁度、濁度、色度、臭味和肉眼可見物,并適當增加游離余氯的測定頻率。
俞秀峰認為,政府應該對百姓的生活安全負責,此次污染事件政府難脫干系,在監管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
內蒙古慧聰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獻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已于2007年11月1日實施,發生突發事件,政府部門應該盡快啟動衛生應急預案應對危機。水廠作為企業,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提供安全的飲用水產品是其基本義務。
為何自來水污染發生3天后九龍供水公司才向有關部門上報?記者就此問題撥打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的手機,可是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該公司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對自來水污染遲報也無法做出解釋,并告知記者換個時間采訪。
同時,有市民對九龍這個民營自來水公司的資質產生質疑。同在一個城市,紅山區、松山區的水源沒有被暴雨污染,新城區的排水設施非常齊備卻出現水源被污染的情況,是不是這家公司的設施存在問題?
多數市民認為該企業對自來水污染后果估計不足,且沒有事后的補救與及時報告,過失嚴重。(辛陽 賀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