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孩子們都知道“節約用水”
7月7日中午,當記者汗流浹背地來到李家組時,只看到零星的住戶,卻見不到成規模的房屋群。引路的熱心群眾劉師傅告訴記者,這里的村民共有30多戶100多口,分散在三道溝里。記者來到一家窯洞門口,看到兩位村婦正在一處石磨旁推磨,石磨上有玉米粒。村婦告訴記者,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石磨,“這里距離外面太遠了,沒法外出磨玉米和面,只能用石磨自己加工”。
路難走,村民與外界溝通不暢,孩子上學成問題,而困難遠不止這些,就連村民的日常用水,都要靠肩挑手提。
7月7日下午6時,太陽已經被山梁漸漸擋住,天稍微涼了下來。李家組正東方向的道路上,突然出現了六七個擔著水桶的男女。他們不約而同地來到山溝里一眼水井處挑水。記者在現場看到,道路巖石裸露,崎嶇不平,而這些大多數年齡在50歲左右的村民,卻小心翼翼地慢慢行走,舍不得讓桶里的水輕易濺出一滴。“俺們都住在山上,村里就這一眼井,俺們挑一趟水不容易,一家人要用一整天呢。”年已六十、滿頭白發的村民李繞子說,村里距離水井最近的人家,也得走一里多地,來回三四里,挑趟水不容易。
看到記者采訪,一些孩子便好奇地跟在后邊,他們打鬧嬉戲,非常頑皮,但每當身邊有挑水的人經過,他們都會主動讓到一邊。“俺們打小就告訴他們挑水不容易,他們雖小,但都知道‘節約用水’。”說到這兒,一些村民自嘲地笑了起來。
【哭訴】
10口人中便有一個光棍
7月8日中午,記者在對村民們的家庭情況進行走訪時,一個叫王瑪瑙的村婦引起記者注意。雖然只有48歲,但王瑪瑙已經拄起了拐杖,走路也是一步三晃,讓人看著擔心不已。
村民們說,王瑪瑙的丈夫姓劉,早年在煤礦上干活出了事故去世,她好不容易將兒子劉新響拉扯大,本想著兒子大了娶個媳婦,自己也能享享福,沒想到兒子已經26歲了,卻一直沒能找到媳婦。“她兒子長得很俊,不是找不到媳婦,都帶回來好幾個閨女了,但人家一看咱這條件,連路都不通,別說其他的了,人來是來了,不過很快都跑了。”村民們說,王瑪瑙一方面是為兒子著急,另一方面是當初有了病,村里根本沒有醫生給治療,一耽擱便落下半身偏癱。“你說我連個兒媳都娶不到,活著還有啥意思啊。”正當王瑪瑙含混不清地傷心哭訴時,一個20多歲的青年走到她身邊,掏出紙來給她擦拭眼淚。
青年叫劉新響,正是王瑪瑙的兒子,一米七多的個兒頭,正如村民們所說,長相英俊敦實。他告訴記者,他在外面打工時,曾經遇到過好幾個看上他的姑娘,可一帶回老家,都是兩天不到便沒了影兒。“你說我總不能騙她們吧,再說總有一天要把她們帶回來吧,也沒法騙一輩子啊”。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現在李家組的年輕女孩,基本沒有和同村男青年結婚的,都去了山外。道路不通、經濟貧困等因素下,很多男子到了結婚年齡依然沒法結婚。李家組共有110口人,村里年齡最大的光棍已經60多歲,而僅25歲至34歲的大齡男青年便有八九個,其中還不算結婚后被不堪忍受貧窮的妻子拋棄的幾名四五十歲的男子。
【心聲】
“原始部落”渴望搬遷
“出行完全靠走,生病完全靠挺,吃水完全靠挑,女友一來就走……”新安縣政協委員劉水利說,這個順口溜是李家組村民現狀的真實寫照。
劉水利的老家就在李家組,對村里的情況非常熟悉。他告訴記者,因李家組的地理位置較高,根據規劃,不會受到蓄水影響,因此不在移民搬遷之列。但沒想到蓄水卻阻斷了村里的道路。
李家組地處偏遠山區,本來就不富裕,道路被阻斷后,村民們的生活愈加困難。采訪中,記者聽到村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實在沒法在這地方住了。”
記者隨后在新安縣有關部門看到了一份多名政協委員聯名的提案,反映了新安縣北冶鄉倉西組村李家組村民“出行道路困難,小學生上學要跑3公里山路,磨面要用老石磨,吃水靠挑,治病要到山外10多公里的北冶鄉”的狀況,委員們建議當地政府盡快解決李家組村民的實際困難,對李家組進行扶貧搬遷,讓村民盡早結束艱難困苦的生活。東方今報 記者 周曉波/文圖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