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FACEBOOK等發源的社交網站,正以席卷全世界之勢,成為新的網絡潮流。在“人泡人”、“人玩人”,還有“人傳人”的模式下,眾多SNS網站紛紛上馬,而一股反SNS的潛流正在世界范圍內蔓延。
深夜三點,眼皮子都已經在打架,卻掙扎等待著菜地里的幾朵雪蓮的收成……
凌晨六點,離上班還有三小時,就睡眼惺忪起床,打開電腦,準備偷鄰居家那幾畦玫瑰花,卻沒想到,早有家伙穿著隱身衣潛伏在旁,掃蕩了你的“獵物”……
5·12那天,看到滿園子菊花被好友一掃而光,心生憤懣想搧人……
如果以上癥狀都有,小心,你患上了SNS綜合征。當然,不用擔心,在以億計算的SNS用戶中,你不是唯一一個因為SNS而“神經衰弱”的人。
這個名為SNS的網絡時代,來得如此狂熱,一如它的前輩、現在人手一博的博客時代。2008年,有人說,這是中國的“SNS元年”,開心網、海內網、校內網,從一個陌生事物迅速成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
魔力無限的SNS(即社會性網絡服務),建立在“六度分割理論”基礎之上。
無論在國外,還是中國,SNS網站都在飛速發展。有統計顯示,目前中國SNS玩家有8000萬左右,而中國網民有3億。
“開心迷”:為“車位”“奴隸”丟工作
一份專業調查報告顯示,雖然開心網的用戶不乏美國、日本、歐洲等海外用戶,但主力人群仍是上海、北京的白領,占總用戶數的7成以上。
從年齡分布來看,“前80族”(23-28歲)占60%,“后80族”群(19-22歲)占15%,20世紀70年代的占15%,20世紀70年代前的占3%,“90后”占7%。
這是一項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社交游戲,玩上了便欲罷不能。僅主要小號就有20多個的骨灰級玩家王小姐告訴記者,每天為了挪車位登錄20多個主要小號(馬甲)賬戶就需要近一個小時。
除了耗時,不少人還為此得罪了親朋好友。高先生說,自己在醫院掛點滴的時候,對床老太太醒來,發現只有兒媳在,便問兒子的去向,兒媳說兒子回家“收菜”了,一會才能來,老太太著實想不通。
上海一家外資企業的負責人金小姐告訴記者,今年1月公司剛剛開除了一名屢教不改的“開心迷”。“每隔幾分鐘,他總是控制不住要去‘停車’或者‘買一個奴隸’,精力總是不集中。”由于公司績效是以小組的業績計算,他的精力不集中導致上傳數據等小錯誤不斷,大大影響了小組的考核績效,導致同事怨聲不斷。“我們勸過,但效果不好,只能開除了。”
網絡宣泄形成新的封閉
“迷戀開心網,有如染上賭癮,用術語來說,就是虛擬社交依賴癥。”心理咨詢師任虹告訴記者,在這種“癡迷”與“瘋魔”的背后,是赤裸裸的現實需求,如交友、集體游戲、釋放壓力等。參與者對彼此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無疑會大大彌補現實生活中朋友越來越少、聚會越來越難的缺憾。
然而,開心網所培植的自戀、自尊、樂趣是虛幻的,它容易挫敗人們處理現實的能力,進而形成新的心理封閉。任虹同時指出,這種虛擬的網絡社交表面看似乎減少了人的孤獨感,聯絡了社交感情。實際上,越是沉迷于虛擬社交的人,越是在現實中感到壓抑的人。越迷戀越瘋狂、越迷戀越孤獨,一種“虛擬社交依賴癥”正在都市中日益泛濫。
反SNS潮流
有點詭異的是,一邊是大好“錢景”下眾多SNS網站不斷上馬;另一邊,在SNS玩家中,一股反SNS的潮流在世界范圍內蔓延。
記者在采訪中,也觸摸到了國內反SNS的心痛,離開者痛斥開心網“三大弊病”:浪費時間,泄露隱私,身價過億卻無現實滿足感。
國際上,鼎鼎大名的Myspace、FaceBook和Twitter已位居美國被家庭、學校和企業封殺網站的前三名,而近日一份調查顯示,開心網已名列“中國十大被屏蔽網站”的首位。
4月19日,由八匹馬傳媒網發的“反廬舍聯盟”,將開心網等網站列為主要打擊對手,不惜以辭退等強硬手段,禁止員工上班時間沉迷SNS游戲。不足20天的時間內,已有約340家企業加入了聯盟的隊伍,其中包括惠普中國、七匹狼(湖北)等大型企業。
以搜鞋網為例,從2008年起,該網老總石強發現公司內部員工存在長時間泡SNS社區的現象。在多次警示無效之后,去年10月,他祭出“屠刀”,開除了3名在上班時間沉迷于SNS或游戲的員工,其中包括一名部門主管。隨后石強又重新規范了行為守則,增加了關于上班時間玩SNS或游戲的一些處罰規定:“發現一次,記過;發現兩次,扣罰當月績效獎金;發現三次,扣罰當月績效獎金和半月工資;發現四次,自動離職。”
仿佛一夜之間,SNS成為老板們的眾矢之的。該聯盟發起者黃相如稱,他還將擴大反廬舍運動的打擊面。“所指的不是單一的開心網,還有那些沉迷于視頻、聊天、大型網絡游戲的現象和人。”
有關人士認為,開心網核心訴求是開心文化,但是開心網用戶“雖然開心了,但是沒有感情的升華,也沒有歸屬感。說白了,文化就是歸屬感,就是忠誠度。”
同時,恰恰在SNS最關鍵的“社交”功能上,開心網遭遇了最大的質疑。有人分析,SNS的核心和靈魂就是“社交”,但在中國,這種概念被游戲和娛樂沖淡稀釋掉了。“開心網作為中國SNS領軍網站之一,用網頁游戲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人氣和流量,也用網頁游戲制造了扭曲的SNS概念。”
心理專家:玩可以,忌沉溺
南方發展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心理咨詢師何維表示,這是白領們減壓的一種方式。
何維說,“偷”與“被偷”的游戲,就像童年中經常玩的“辦家家”的感覺一樣,虛擬著買菜、做飯,獲得樂趣。“而現代白領工作壓力都很大,這需要自動的對壓力進行自我放映,不能被焦慮的情緒影響自己太多。通過這個游戲,可以離開現實的壓力。
另外,這樣的游戲,還能讓熟悉的朋友之間又增加一種認同感”。
至于游戲是否會降低現實中對“偷竊”的羞恥感,心理醫生指出,在現實中,人們即使能忽視道德的存在,但也會因為法律約束、懲戒等手段的存在而克制自己的行為,“因此網上的偷盜行為轉移到現實中的擔憂有些多慮。” 有關人士預測,在未來幾個月,還會有大批廠商紛紛宣告SNS上線,SNS將真正進入五代十國的“亂戰”時期。
遍地開花的背后,無疑是利益的驅動。目前,雖然還沒有哪家SNS網站聲稱盈利,但其“前途”卻異常誘人。比如開心網重點在廣告,校內網和51.com的經營之道是廣告和增值服務兼有之,而商務型的天際網則想靠會員收費和廣告來獲得盈利。
網頁游戲的吸金能力會讓你瞠目結舌。記者調查后得知,以校內網的“開心農場”為例,自2008年12月推出以來,已有超過1300萬的校內用戶安裝了這個組件,每天活躍用戶超過了300萬。如今,這個小游戲每月能為制作該組件的“五分鐘”團隊帶來75萬元的收入。
而中文意思是“花名冊”的Facebook,在美國學校中,各社區團體常常把印有所有成員的“花名冊”發放給新來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幫助大家相互認識。而Facebook的創始人——23歲的馬克聰明地把這個概念延伸到了互聯網,從而誕生了這個目前全球排名第八位、擁有3400萬活躍用戶、每日上傳850萬張照片的超級社交網站。Facebook目前有大約300名員工,年收入為1~1.5億美元。從業人士驚嘆,未來三四年,如果全球互聯網領域會出現一個像Google一樣的“大家伙”,那就是Facebook。
SNS網站形式多樣
零點市場調查公司最近一項調查結果顯示,41.1%的白領們正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61.4%的白領正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白領們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而簡單輕松的網頁游戲恰恰能在午休的幾十分鐘中幫助白領放松心情。
國內互聯網專家劉興亮,曾極具創意地將目前火暴的SNS網站分成三種:“人泡人”模式、“人玩人”模式和“人傳人”模式。
“人泡人模式”。國際代表網站Myspace,在這個被認為是陌生人為主的網站上,為了吸引別人注意,玩家當然得搔首弄姿,以求“泡”或者“被泡”。
“人玩人”模式。國際代表網站FaceBook,這個以熟人網絡為基礎的模式。目前最火暴的開心網、校內網等,都是以“玩”為中心。目前,校內網擁有的真實注冊用戶超過4000萬,開心網更是上升速度最快的SNS網站。
“人傳人”模式。國際代表網站Twitter。在國內也有了模仿者飯否等網站。
網頁游戲市場前景無限
艾瑞咨詢最新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國內網頁游戲市場規模2008年達到3.5億,預計在2009年將達到5.1億元,2011年中國網頁游戲市場規模將達到14.4億元。雖然總規模還不能和大型游戲相比,但業內人士認為,網頁游戲企業的前景無需擔心。
“廬舍”是英文Loser的諧音,“網絡廬舍”是指每天在網上耗費2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沉迷于以虛擬社交類網頁游戲和各大論壇等與工作毫不相關的事情,無主動進取的工作心態,得過且過的上網一族,主要是指工作白領一族。
“反廬舍聯盟”將共同行動,對公司內的“網絡廬舍族”進行監督教育,引導員工自律。如果教育和警示無效,還將采取辭退手段。
網上“慣偷”的現實恍惚
由于經常在網上進行“偷菜”,甚至有個別人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家里廚房的茄子、豆角,也偷了藏起來。在現實中,模仿起了游戲的狀態。
另外,有些白領一天不“偷菜”就憋得慌,已經有“偷菜強迫癥”的苗頭。 B
偷菜成癮神經衰弱
偷菜的開心,防盜的人也很用心。“大家在播種時都算好了收獲時間,很多東西都要凌晨兩三點才能偷。”在某媒體工作的趙小姐說,為偷到好友的蔬菜,她常常調好鬧鐘半夜爬起來,偷完了再接著睡。剛開始玩時的消遣娛樂,慢慢地變成了一項任務,那種偷菜收菜的成就感,也很快就轉化成趙小姐的壓力。
半個多月前,一向身體很好的趙小姐出現了失眠癥狀,休息不好引起食欲不振,精神狀況越來越差。她不得不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判斷,她因太在乎游戲輸贏結果,從而產生莫名壓力,導致精神衰弱。“都是‘偷菜’惹的禍。”趙小姐沒敢把結果告訴家人。
有人沉迷 有人戒癮
網絡社區在全球不同國家流行,有人玩得不亦樂乎,有人欲罷不能,有人奮起戒癮。
美國《新聞周刊》記者斯蒂夫·圖特曾充滿悔恨地寫道:“如果我沒退出Facebook,我也不可能寫這篇關于Facebook的報道,因為我根本沒有時間。回想過去一年浪費在Facebook上的時間……讓我感到非常沮喪。”長時間在Twitter上追逐女作家的《時代》周刊記者雷夫·格洛斯曼,也后悔莫及:“我與現實中的自己脫節,沉迷Twitter給了我逃離現實辛苦工作的借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