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二日電(記者 阮煜琳)記者十二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鉆探”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鉆進孔深七百四十余米,揭示出北川-映秀斷裂帶規模巨大,斷層巖類型豐富,尤其是地震斷層泥的規模罕見,這些為地震成因機制的研究帶來實質性科學跨越。
“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鉆探(WFSD)”項目自去年十一月六日實施以來,取得一系列重大發現。截至今年五月十日,一號孔鉆進孔深七百四十一點五米,為地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實物樣品,取得了重大發現。
在五百八十五米之下發現幾十米厚的由黑色斷層泥、碎裂巖和斷層角礫巖組成的北川-映秀地震斷裂帶,特別是厚度達二十米的斷層泥,實為罕見,是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隆升的最好紀錄和見證。
在零至七百二十米深度的彭灌雜巖巖心中,發現二十余條產狀不同、規模不等(厚度幾厘米至幾米)的由斷層泥、碎裂巖和斷層角礫巖組成的古地震斷裂帶,為重塑地質歷史中的地震活動及活動周期提供了科學的證據。
項目實施以來,通過對三千多次余震的監測以及隨鉆時實流體監測,初步表明,氦、甲烷和氡的流體異常與余震有密切關系,為研究地震與流體異常的關系提供了有利的機遇。
據汶川地震科學鉆探工程中心負責人介紹,“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鉆探”項目在四川實施以來,在鉆進過程中,遇到過多次地震活動的作用,地層破碎,鉆孔涌水,鉆孔上部多處垮塌,鉆進難度極大。
“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鉆探”項目是研究地震機制和捕捉余震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自去年正式啟動,在龍門山北川-映秀斷裂及龍門山前緣安縣-灌縣斷裂附近實施四口科學群鉆的基礎上,開展地質構造、地震地質、巖石力學、化學物理、地震物理、流體作用和流變學等多學科研究,對大地震和復發微地震的源區進行多學科觀測和測試,揭示控制斷裂作用及地震發生的物理和化學作用,識別活動斷裂各種構造要素,測量斷裂破壞帶的寬度和破壞強度,確定斷裂的構造屬性。(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