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對小姐妹,妹妹小童10歲,姐姐小丹13歲,都在同一所學校上四年級,可她們的乞討之路卻比“學齡”還要長。
這些發生在她們還沒有懂事時,由于爸爸去世,媽媽帶著姐妹倆從甘肅老家來到新疆,便開始了她們的乞討之路。從此,地下通道口、過街天橋上,就是她們經常“安營扎寨”的地方,身旁黃色的大洋瓷碗是她們惟一的“道具”。
至今,姐姐乞討8年,妹妹6年。11月21日,亞心網記者在學校見到了小童和小丹。
不諳世事 走上街頭
“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帶著我和姐姐來到了新疆,一到地方我們就開始要錢,媽媽說抱著孩子要錢會要得多點,那時我大概有四歲,媽媽讓我蜷縮起來,把我藏在小被子里抱著。”這是小童行乞之初的記憶,說起這段回憶,小童情不自禁笑起來,用袖子捂著嘴,漂亮的眼睛一眨一眨。
相比之后乞討的日子,在媽媽懷里的那段時光也是小童最舒服的日子,而姐姐已經在媽媽的指導下“獨立門戶”了。
和小童比,姐姐小丹內向許多,和亞心網記者交談時,頭一直低著,一問一答中,小丹不愿多說乞討的事情,媽媽讓她選擇,周末出去乞討還是在家洗衣服、做飯,她選擇了后者,但在家里沒有什么活時,她也要跟著媽媽一起出門乞討。
又是一個周末,小童早早來到大十字天橋上,過往的人不多,小童就拿出作業本,趴在天橋拐角處的臺階上寫著數學作業,面前擺著黃色大洋瓷碗,一毛一毛的錢散落在碗底。
“今天天冷,人不多。”小童把頭低在胸前盡量不讓亞心網記者看到她的表情,搓著凍得發紅的小手,吸了吸鼻子說。小童把手握起來縮進黑得發亮的衣袖里說:“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別人給的,衣服和鞋子很爛了媽媽才給我們換,媽媽也不反對我們去要錢。”順著小童的目光望去,亞心網記者看到在對面的樓梯口坐著一個女人,正在給懷里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喂奶。
經過小童身邊的人都會好奇地不斷回頭看她,有的人還會好心地問她為什么在大街上做作業,小童只說一句“我家窮”,就再也說不出什么了。
一次逃課 學校知情
由于家里沒錢,小丹上學晚些,為了避免姐妹倆在同一個班級而尷尬,學校老師細心地將姐妹倆分到兩個不同的班級。小童和小丹就這樣,周一至周五上學,周末乞討。
在小童三年級時,一次逃課,讓班主任了解到了真相。原來,姐妹倆所在的家住在西北路附近,離學校不遠。11月23日,有一個繁華的地下街,小童舍不得放棄這個機會,就趁著大家都在上課,逃課去討錢,讓同學帶口信說“病了”。
可小童的謊話最終還是被同學拆穿,于是班主任向學校領導反映了情況后,對小童做了家訪,了解到了真實情況,班主任告訴亞心網記者:“姐妹倆在班上的學習處于中等水平,家庭比較復雜,那次逃課之后我就告訴小童,只要能保證每天按時上學不逃課,下課后去干什么我也就不管了。”
該校校長說:“小童家庭確實很貧寒,學校已經把姐妹倆的學雜費都免了,盡管她們沒有戶口,但是因為在我校學區內,我們還是收了倆姐妹入學。但不讓她要飯,學校又無法承擔她們的家庭其他費用,只能讓她們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去要錢。”
學校一位老師在學校附近見過小丹姐妹倆討錢,但見到老師,姐妹倆一溜煙跑開了,“我見她們倆在地下通道口要錢,打算給她們幾塊錢,就把妹妹叫過來,給了5塊錢,姐姐也就跟著出來了,從那以后她們要錢時見到我就不跑了。”
委屈時候 會恨媽媽
在過節時“生意”比較好,小童告訴亞心網記者:“好的時候能要上將近100元,媽媽看要得多,就把零頭給我和姐姐做零花錢。”而在平時,一個星期姐妹倆每人只有一塊到兩塊的零花錢。
在學校周圍雖然生意好,但和認識的同學碰面也不可避免,這讓姐妹倆“兩頭難”,但還是硬著頭皮,“同學都笑話我是要飯的,我覺得自己委屈,我也不想要,也給媽媽說過不想要錢,見到同學我會不好意思,委屈的時候就會恨媽媽,但是媽媽每次都說家里要交房租了、要交水電費,面也沒有了。”小童說著,第一次流下了眼淚,她用袖子把眼淚擦掉,轉眼又露出了笑臉。
當各種行乞手法“迷人眼”時,很多以學生模樣想博得行人同情的手法,已經不像剛興起時那樣“屢試不爽”了,乞討時被人打罵,對于姐妹倆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有一次我在西北路地下通道問一個叔叔要吃的,被他打了一巴掌,我哭了,那時候心里好難受。”小童訴說著當時的場景。
面對同齡人的憐憫,小童也很難為情。在亞心網記者和小童談話時,3個與小童年齡相仿的女孩走了過來:“你怎么了?”在她們的關懷和好奇中,小童的眼淚一下流了下來,滴在暗紅色的毛衣外套上,看著淚水慢慢浸入線逢里,小童遲遲不愿回答小女孩們的問話。
小童一直有個夢想,就是想利用周末時能去紅山公園玩個夠,“但是每個周末我都要去街上要錢。”小童知道這也只是個想法,按現在的情況沒有辦法實現。
下午7點,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姐姐小丹在家做好飯來接媽媽和小童回家。小童早已把要來的整錢數好,把一塊塊的錢整得平平展展地疊起來放進最貼身的褲袋里,一毛毛的錢在“收工”時才會從大黃瓷碗中倒出來數,小童手握著零錢說:“今天天冷要了二十多,天不冷的時候最多能要到五六十呢。”
六月小孩 跟著討錢
在彎彎曲曲的小胡同走著,要小心地繞過幾個低洼的水溝,亞心網記者找到了小童、小丹的家。
敲門進去時,小童正趴在一個小柜子上寫作業,姐姐小丹坐在床上正哄著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她說,這是六個月前媽媽又為她們生下的小妹妹,6個月大。在那這間不足10十平方米的小屋里,住著小童一家五口。
一個柜子把小屋分成了“兩間”。已分不清顏色的被子堆在床上,在屋里斑駁的墻壁上有幾張廣告畫。衣服亂七八糟地的塞在里面衣柜里,不時往下掉,案板上堆滿了各種雜物,整個房間空地大概只有不到兩米的地方。
小童的媽媽見到亞心網記者有些意外,小心地問:“你們有啥事?”接著又解釋到:“娃娃回來后,說昨天有亞心網記者問她了,她說的好多話都是胡說的,你們別當真。”
亞心網記者從小童的媽媽那里了解到,來到新疆后,她曾她在工地干打過小工、在飯館包過餃子、包子、做涼皮子,每月能掙四五百元。4天早出晚歸,每月工資400到500元,四年前,她在工地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丈夫”每天在小區里裝拉運垃圾,每個月能掙1000多元。
“他老家里還有個老婆,我也不知道離婚沒有,他現在也沒和我領結婚證,聽說家里還有個15歲的兒子,所以有一部分錢給了那個家里,我也沒有辦法。”雖然已經有了孩子,小童的媽媽并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有什么不妥。
對于每天的收入,她也很謹慎地回答:“少了三五塊,多了就二十幾塊錢。”小童的媽媽說,生老三的時候是剖腹產,問人家借了3000塊錢,因為開刀后不能干重活,所以才和孩子們一起乞討開始要錢,等傷口恢復后,她會找份工作。
在幾天前的一場大雪天,小童和抱著六個月大娃娃的媽媽一起討錢,她無奈地說:“不抱娃娃沒有人給錢,西北路認識的人太多了,一般我都在大十字,一坐就是一天,只有上廁所才起來一下,有時候中午只吃個馕或者不吃飯。”她說著,摸了一下懷里正熟睡的孩子說:“這兩天娃娃也凍感冒了。”
上完小學 打算輟學
雖然每周都在路上討錢,但小童也有自己喜歡的課程讀書。“我喜歡讀書,特別喜歡上語文課。上語文課時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但媽媽說,要是每門課考不到90分以上,就不讓我們上學了。我不想離開學校……”
說到這兒,小童又流下眼淚。
“我覺得現在我們的生活還可以,要回來的錢我自己藏一點做零花錢。”小童對現在的家庭狀況很滿足。對于未來如何,小童和小丹都沒有過多的想法,她們就一味地想象地想著上中學、大學、找一份工作。
在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小童的媽媽告訴亞心網記者,她打算讓姐妹倆上完小學就不上了。她們現在要自從生了老三后,兩個女兒一回家就幫忙做家務、帶妹妹,學習成績下降很多。(文中姐妹均倆為化名) (亞心網)(記者于苗 記者李鐵軍 實習記者李超攝影報道)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