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互聯網世界,“人肉搜索引擎”正成一大熱詞。
古時江湖懸賞,各路高手追拿逃犯,此犯便被喚作“人肉”。如今,“人肉搜索”幾乎成了網絡偵探,在巴黎搶奪金晶火炬者,眾網民搜之;四川范老師震中落跑,眾網民搜之;“遼寧女”哀悼日辱罵災民,眾網民搜之;“虐貓女”視頻激起公憤,眾網民搜之……一張帖子,好比一份尋人啟事,發動萬千網友,終將此人找到。于是,當事者在現實生活中的本來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無可遁逃地承受眾目睽睽的評說甚至討伐。
有人說,“人肉搜索”體現了一種徹底的信息民主,網上人人平等,人人參與,信息共享。何況網上搜索大多針對多數網民眼中的“壞人”,似乎也代表著一種道義力量。最典型者莫過于“周老虎”事件,假虎照剛出江湖,便有眼里揉不了沙子的網友提出質疑,許多人從各自的專業角度提出有根有據的論點并互相印證,自發形成一股網絡輿論,“周老虎”徒留笑柄。“人肉搜索”的出現,對“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句老話構成了挑戰。
不過,“人肉搜索”的善良初衷,未必就一定能達到維護道義的目標。尤其是在未明真相之前就輕易對當事人下道德判斷,進而不顧對方的隱私,將其姓名、電話、住址、單位、身份證號碼等一一公布。比如,最近一名網名“Die豹”的重慶女大學生發表“地震很舒坦”的尋釁言論,被“人肉搜索”出真實的相片、姓名、職業,不得不休學以避壓力,因此也引發了對于新的網絡暴力形式的擔憂。更進一步說,“人肉搜索”的價值標準,也僅僅是基于一個群體對于另一個人的判斷。而自認為真理在握造成“多數人的專制”,其實距現代文明準則愈行愈遠,這樣的教訓,曾經留給我們慘痛的記憶,年輕的網民們當引以為鑒。其中的分寸該如何把握,值得搜索發起人、每個參與人,以及相關論壇網站的版主、管理員等三思。
“人肉搜索”從形式上講,是一種高于百度、谷歌等機械搜索的智能搜索,也是一種基于大規模、大范圍集體協作與共享的網上活動。如果得到正確的引領,可起揚善之功,比如鎖定造謠生事的小人,也可以找尋震后失散的親友們、稀有血型的匹配者……如果缺乏法律約束和健康引導,其為虐之害也不容小覷。網絡輿論空間每天都在發展,如何及時科學有效地加以引導,應是一個與時俱進地加以應對的課題。(徐瑞哲)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