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公款消費早就該公開了!”“‘曬’的亮度還不夠,公眾仍然看不見公款消費的去向!”“‘曬’公款消費就是打開了神秘的‘暗箱’,太原紀委、監察局的這一‘曬’真不容易!”這是4月上旬山西太原市紀委、監察局公開2007年度太原市領導干部職務消費、公款報銷、公務支出的消息后,圍繞“三公開”制度的實施所引發的不同聲音(4月29日《法制日報》)。
在對此“領導干部職務消費公開”的具體內容尚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讀者難免不明就里,更無法知悉正反雙方所“爭”者何在。于是筆者先找到了4月9日《法制日報》那則《太原首次“曬”公款消費》的報道,一看不免大失所望。原來這篇初始報道只有百余字。所謂“曬”公款消費,就是“把全年的公務經費所有支出,分為領導干部職務消費、公款報銷、公務接待、會議費、差旅費、培訓費、車輛費、固定資產購置費等8大類。按每個室(廳)、每項工作、每名領導、每名工作人員、每輛車進行核算,把每筆支出公開到機關每個室(廳)及每名工作人員。”
我不太明白以往太原市是如何監管財政經費支出的,大抵也要分類,也得核算———但這并不是“曬”公款消費的“新聞點”所在。“曬”的意思是公開。從報道中看,太原市只是在“機關每個室(廳)”公開,而且是公開到“每名工作人員”。太原市紀委又沒說對社會公開,對公眾公開。如果公眾被排除在“曬公務消費”的對象之外,喜從何來?
筆者仍想獲取更多關于此舉措的信息再下論斷。于是筆者登錄網絡,先是進入了太原市政府網站,一番搜尋,沒有發現與“領導干部職務消費公開”的只言片語,更無“職務消費公開”的具體內容。再轉到太原市審計局網站,同樣沒有找到這一內容。又轉入太原市紀檢監察網,其“工作動態”欄目中只有一些從平面媒體上轉載的反腐時評和反腐報道。看來,連組織者自己都沒有把這個“曬公務消費”當回事。
至此,筆者終于理解了《法制日報》兩次刊載出這一新聞的用意之所在。只可惜,太多媒體錯過了這樣一例看似平常卻又不尋常的新聞題材———筆者在網上以自己的能力窮盡了搜索方式,也只找到有限的兩則報道。難道媒體對這類新聞都已經不感興趣了?
□王琳(海南 學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