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艷照門”事件襲擊了娛樂圈。香港藝人陳冠希與多個女藝人的艷照在互聯網上肆意傳播,被網友稱為“網絡雪災”。
“有一次跟同事吃飯,大家說的都是‘艷照門’,我因為前段時間太忙,對此不太了解,被人嘲笑太落伍了,回家趕緊上網補補課!北本┑睦钚〗氵@樣說。
現在,像李小姐這樣不知道“艷照門”的人確實沒幾個了。面對各種媒體海量的信息,想拒絕都難。到底是誰打開了“艷照門”,讓它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艷照門”事件是怎樣愈演愈烈的
其實,陳冠希和偷盜照片者只是此事的始作俑者,正是互聯網的迅速傳播,才使“艷照”呈瘋狂擴散之勢,釀成一起影響極為惡劣的網絡丑聞,有人甚至將它稱為鼠年的第一場“鼠疫”。事件發生到今天,除了對有關責任人的追究,媒體是否也應把槍口對準自己,從“艷照門”事件反思媒體傳播的價值取向?
其實,在“艷照門”之前,許多媒體,尤其是網站,一直在靠類似的新聞賺取點擊率。什么“我和9個男人之間的故事”、“女大學生自拍寫真”,總是處在顯眼的位置,讓人不點都難。在“艷照門”事件之前,低俗的圖片和淫穢的信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從未止息過,而許多網站正是靠性和獵奇類新聞賺取人們的點擊率,并由此樂享巨大的商業利益。
不僅是網絡,從報紙到電視,當下媒體都有點“中邪”。隨著社會向多元化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于媒體的嚴肅與說教,輕松娛樂的新聞在媒體上占有越來越大的篇幅,豐富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然而,也不知從何時起,一些格調不高、低級庸俗的所謂“娛樂”新聞,充斥了一些媒體的娛樂版。“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擠走了學者,緋聞頂替了事實,娛樂覆蓋了文化,低俗代替了高雅”,有受眾如此描述時下中國一些傳媒的風格。
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表明,超過95%的人認為,當下電視節目有低俗化傾向。眾多媒體記者蹲守在醫院,為的只是知道王菲生的到底是兒子還是女兒;狗仔隊對明星窮追猛打,只為了知道其有幾個男朋友……而陳冠希的這次事件,既涉及當下最紅的明星,又有其最隱私的照片,其在短時間內風靡中國完全不是意外。
誰打開了偷窺之門
說到“艷照門”,此事件不但是公眾窺私欲的集體大爆發,也是諸多媒體借機推波助瀾的狂歡,尤其網站等新興媒體,專題、頭條、照片、視頻,一個都不少,許多人是被媒體關于此事件的海量信息裹挾著前進的!爱斁W上跳出這樣的信息,我忍不住打開并下載了幾張,看過之后我又有種犯罪感。其實這些明星挺可憐的。”劉先生對記者說。
也許,獵奇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心理。夏娃從誕生拿一片樹葉蓋住自己隱私部位的同時,便意味著人類對隱私探秘的開始!矮C奇心理其實是新聞事業發展的動力,人沒有對新奇事物的興趣,就不會關心新聞。但是新聞從業人員必須記住兩個遵守——遵守法律體系,遵守道德原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高鋼教授說,窺私欲是人性被壓抑的一面,它不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肆無忌憚地亂竄,一些媒體刻意地討好受眾,為其打開了“偷窺”之門。
目前,媒體關于“艷照門”大篇幅的報道,已引起香港政府重視,勸誡媒體正面報道該事件,香港市民投訴媒體渲染此事件已達幾十宗,而該事件對內地的影響也非常嚴重。傳媒多日持續高調報道,激化了許多青少年的好奇心,“艷照門”不但成為街頭巷尾的話題,更成為一些人模仿的對象,甚至包括一些未成年學生。有不少人將自拍照片上載到互聯網,供人瀏覽。“艷照門”風波已由藝人八卦新聞演變成社會事件,逐漸蠶食青少年心靈,挑戰社會道德觀念。
當“艷照門”事件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之時,內地一些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網站發出了抵制倡議。近日,紅網、半島網、華聲國際傳媒網、騰訊網等13家網站聯合發出《抵制陳×ד艷照門”事件不雅照片傳播的倡議書》,呼吁網絡媒體、網民、傳媒從業者等共同抵制“艷照門”不雅照片傳播。此后,內地40多家網站紛紛響應,迅速加入抵制行列。
倡議寫道,“‘艷照門’事件對網絡道德、藝人操守和法律底線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也對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提出了挑戰。作為網民、網絡從業者,如果失去了自律,無視和放縱這種事件的發生與蔓延,那么,網絡將會走向一個道德迷失、法律虛無的德盲、法盲時代。我們希望凝聚所有有良知者的力量,包括網站媒體、網友、傳媒從業者等等,共同抵制‘艷照門’不雅照片的傳播,從我做起,不下載、不傳播、不報道,還大眾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
互聯網的這一聯合行動,是對“艷照門”事件發生后的一次集體反思,但也有人對此行動不以為然!澳膫網站敢不要自己的點擊率?只是因為現在對很多人來說,照片已經不再是秘密了,媒體適時發生了轉變,你看有哪個媒體一上來就抵制照片傳播?”有網友如是說。
現在,照片是很難下載了,但有關“艷照門”的話題依然高居各網站榜首。許多媒體對身陷“艷照門”的明星窮追不舍,不斷在其傷口上撒鹽,想從當事人身上挖掘出更多的猛料,來滿足一些人的窺視欲。先是傳出張柏芝身陷婚姻危機,又是阿嬌要自殺,人們似乎在等著欣賞一場場精彩事件接連上演。但凡與“艷照門”沾點邊的人和事都成為娛樂媒體吸引讀者眼球的新聞,看來“艷照門”這扇門很難關閉。
媒體該引領受眾還是迎合受眾
“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媒體和新聞記者就是站在船頭的瞭望者。”普利策這樣評價媒體的職責。但是,看看當下的媒體,還有多少稱得上是“瞭望者”?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傳播研究所所長劉笑營博士曾表示,一些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單純著眼于經濟效益和所謂的“吸引眼球”,作風浮躁,缺乏起碼的社會責任感,在激烈的新聞競爭中喪失了正確的判斷力和社會良知。
但也有人說,單方面指責媒體似乎不太公平,背后代表的是公眾,正是因為大眾對此津津樂道,媒體才樂此不疲。
到底是媒體的錯還是公眾的錯?實際上,二者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的。怎樣才能既受大眾歡迎,又能夠擺脫“低俗”,似乎成了媒體永恒的難題!霸诙嘣纳鐣捅厝淮嬖诙鄻有缘拿襟w。娛樂化媒體在市場驅動下,在不超出法律和道德邊界的前提下,應該盡可能地考慮受眾的需求,而另一些嚴肅的媒體,則應該去引導受眾!敝袊嗄暾螌W院新聞與傳播系主任展江接到記者電話采訪時,正身在香港,就此話題作出上述回應。
然而,如何才算超出道德與法律的界限,誰也說不清。到底是媒體在迎合大眾,還是大眾引導了媒體?媒體的責任又在哪里?對此事件,媒體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媒體的底線又在哪里?據悉,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已計劃將此次風波作為教材,與學生探討傳媒操守、互聯網監管及隱私等問題。
“大興網絡文明之風,傳播先進網絡文化,不是號召所有網站都去轉載紅頭文件,都去歌功頌德。但,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平凡可以感動;我們的閑暇里,有很多的雅趣可以互通;我們的工作中,有更多的信息需要交融。污濁、色情絕不是互聯網的主流。生活也許需要一些八卦新聞的調劑,但生活更需要責任與操守的持定!彬v訊網這位網友說出了很大一部分網民的心理。
實際上,一些媒體取悅和迎合受眾低級趣味的行為已經引起不少人的厭倦,廣電總局叫停《第一次心動》獲得一片叫好就是明證。 (王俊秀 汪亮亮)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