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墓慘遭破壞
近日,記者接到洛陽烈士陵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反映:“為開發商業墓地”,洛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保護區第一區”正在慘遭破壞:烈士的陵墓被推平,墓碑被砸碎。
12月22日,記者實地探訪。
時至下午,偌大的烈士陵園中不見人蹤。一陣拖拉機的“突突”聲,打破了陵園的寂靜。記者看到一輛拖拉機拉著滿車的“建筑垃圾”,繞過紀念碑廣場,沿著陵園的主通道,自北向南從記者身邊駛過,又拐彎向陵園東南角駛去。記者看見車上的“建筑垃圾”中,有的刻著紅色五角星的圖案。
循著拖拉機的車轍印痕,記者逆向找到了“革命烈士保護區第一區”。該區的東門及部分圍墻已經被拆除,烈士墓已經夷為平地,而且大部分已經清理完畢。沒有了烈士墓,園中看上去十分空曠,整齊排列的翠柏,顯得寂寞而稀疏。可能是車輛的不停進出,東門口附近的地面,已被碾軋得十分結實而平坦。
記者進入墓地,有四五個民工正在用榔頭打碎墓碑和大水泥塊。看見有人進來,幾個民工停下手中的活兒,警覺地看著記者。記者說是隨便轉轉,想找烈士墓看看。可能看記者像是游客,一個民工說,這兒就是烈士墓,共有125座,剛推完;現在只剩下東面一個院子里有烈士墓,也是125座。
在攀談中,民工們告訴記者,烈士墓的混凝土墓身打掉后,地面下不到一米就是烈士的遺骨;他們也尊重烈士,并不想砸壞烈士墓碑,但因為要求必須運到垃圾場,要往車上裝,兩三個人實在抬不動。
該陵園的工作人員不無痛心地告訴記者:這里烈士的墓碑和墓身,是先用大型裝載機推倒,再由人工打碎裝車拉走的。“想想吧,烈士的遺骨怎能承受大型裝載機野蠻的傾軋!”
他說,自從這個保護區被毀,同事們都盡量回避到現場去看。“我們本應是烈士陵墓的保護者,卻眼睜睜看著烈士墓一個個被毀掉,我們良心難安,感到慚愧,更感到羞恥。但這是領導的決定,大家誰也不敢站出來明確表示反對。”
烈士墓碑被填垃圾坑
第一保護區中被毀的烈士墓,和僅存的第二保護區中的烈士墓規格相同:墓身長約2.5米,寬約1.5米,磚混結構,混凝土中有用于加固的8號鋼絲,弓形墓頂增強了立身。墓碑是由石灰巖制成,正面刻著“烈士之墓”四個金黃色大字,背面簡要介紹烈士的姓名、籍貫、生前所在部隊番號、任職情況以及犧牲的時間等情況。碑帽也是石灰巖質料,正中刻一個紅色五角星。烈士墓結構堅固,外觀樸實大方,莊嚴肅穆。
記者在被毀烈士墓現場看到,還有十幾個被毀烈士墓正在清理,上刻紅五星的碑帽相對完整,但想找到一塊完整的墓志卻不能夠。只能在凌亂的磚頭石塊中見到墓碑的殘塊,上有“解放軍”“之墓”“同志”“光榮”“中國共產黨”“犧牲”“烈士”等字樣。有一塊被破壞的墓志上殘留有“……幫同志……四七年……秋光榮”字樣,記者推斷“幫”應該是一位烈士名字的最后一個字。這一推斷后來得到了驗證:該陵園的紀念碑副碑上刻的《革命烈士英名錄》的第11行第11列,記者找到了一位烈士的名字——“王善幫”。
跟著清運被毀烈士墓“建筑垃圾”的拖拉機,記者來到了洛陽烈士陵園東南角。這里是一個很大的垃圾坑,這個坑東西寬約20米,南北長約60米。坑南端能見到底部,大約深5米,里面有黑綠色的積水、枯黃的蘆葦和生活垃圾。被毀烈士墓碑的建筑垃圾,從南到北幾乎將整個垃圾坑填平。
在這里,記者發現了劉德勝的烈士的半塊墓碑。隨后,記者在紀念碑上的《革命烈士英名錄》的第2列第14行,也找到了他的名字。
陵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坑是以前陵園搞第三產業時開挖的魚塘,由于收益不大而廢棄,成了陵園的垃圾場。
請 您 評 論 進入社區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立場。
|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