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有20萬保安。單位社區,總能見到保安的身影。但是,保安行業留給大眾的印象,并不總是那么如人意。
昨日,《新京報》推出“京城保安”專題報道,對北京保安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包括從業人員素質和專業化水平較低,工資微薄、職業流動性大,保安公司管理體制混亂,非法保安泛濫等。林林總總,反映出保安業的多重隱患,令人憂慮。
如何終結保安之“亂”?首要的是深化改革管理體制。一直以來,政府部門對于保安企業的設立一直采取謹慎的態度,在北京,合法的保安企業只有一家———由北京市公安局內保局管理的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而其他保安企業則通過加盟該公司獲得合法身份。
這樣的嚴格控制,使得保安公司直接處于警方的管理控制下,導致政企關系不清。那些加盟的保安企業,需要向警方下屬的保安公司交納加盟費和管理費,這顯然增加了保安企業的經營成本,這些成本最終必然要轉嫁,導致降低服務質量,壓低職員的工資。而那些不愿或不能加盟的企業,往往走上非法經營之路。
所以,保安企業的設立門檻應該放低。據悉,正在制訂中的“保安服務業管理條例”有望讓個人開辦保安公司,這應該是正確的方向。
與此同時,需要嚴格保安資格認證。今年1月1日,“保安員國家職業標準”開始實施,保安員分了5個職業等級,下一步,應盡快出臺法律實行強制的保安員持證上崗制度。警方對于保安業的管理,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對保安員的資質審查和考核上,改變目前粗放、低效的管理。
在厘清管理體制的同時,改變保安職業收入偏低的現狀,同樣刻不容緩。在北京,保安的工資七八百元左右較為普遍,而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是730元,也就是說,保安大多處在社會收入結構的最底層。而保安員多來自外地,加上社會保障不到位,他們的生活開支也高于本地職工,這樣的工資與保安的職業定位不相稱。
保安保護的是公眾生命、財產之安全,其在維護公共安全上的作用僅次于警察,它不僅地位特殊,職業風險也高于普通行業。國際上,保安員的收入一般會高于社會平均職業收入。保安的薪金水平理應維持在一個較高標準,如此才能吸引人才,樹立職業的尊嚴和榮譽感,讓保安在有尊嚴的環境中工作。
保安的低工資也極易導致這個群體中滋生不平衡心理。在北京的許多小區,拿著幾百元工資的保安天天與開著豪華車、住著豪宅的富人打照面,加之一些人素質低下,對于保安員態度傲慢、蠻橫,很容易使一些保安產生“仇富”心理,因此在許多監守自盜、毆打業主,甚至一些殺人搶劫等嚴重的刑事犯罪中,我們不時會發現保安的影子。
保安業之“亂”與規則的缺失也有很大關聯。目前在國家立法層面規范保安服務的只有公安部出臺的《關于保安服務公司規范管理的若干規定》,地方上只有一些關于保安服務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此外,保安業的行業標準,職業倫理建設,也長期處于空白狀態,保安業缺少法制化和規范化,不僅導致了許多現實問題,更影響了這個行業未來的健康發展,須盡快提上解決的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