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十一月十二日電(記者 肖龍聯)從日本和美國歸國的三只海歸大熊貓已逐步適應成都、臥龍的生態環境,他們正在學中文,過“語言關”開始在中國新的生活。這是中國和日本、美國開展國際合作成功的結晶。
記者今天從正在此間召開的中國大熊貓繁育技術年會上獲悉,今年大熊貓國際合作在實施大熊貓國際合作繁殖計劃、科研項目合作研究、建立新的國際合作關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中國與全球大熊貓保護相關的科研機構和合作伙伴在繁殖、遺傳、行為和教育等各方面的科研項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進展,尤其在共同構建科研平臺、確立新的重大科研方向和科研課題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首先,國際合作繁殖計劃取得新的進展。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首次繁殖大熊貓成功,美國圣地亞哥動物園再次成功產仔,泰國清邁動物園也進行了繁殖工作,這些努力為今后的繁殖積累了經驗。此外,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孟菲斯動物園、華盛頓動物園、日本和歌山動物園分別進行了人工采精工作,為今后繁殖儲存了冷凍精液。值得慶賀的是,今年下半年成都與日本和歌山合作繁殖的大熊貓雙胞胎“秋浜”、“隆浜”、臥龍與美國圣地亞哥合作繁殖的“美生”均已順利歸國,三只海外繁殖熊貓的歸國體現了國際合作繁殖取得了良好成績。此外,中美大熊貓國際合作繁殖計劃項目審批工作取得進展。
其次,新的科研合作項目開始實施。如成都與美國亞特蘭大、日本大學、北英格蘭動物協會等單位,臥龍與圣地亞哥動物園,北京和上海與美國孟菲斯的科研合作項目都按計劃進行。本次會議上將就一些主要研究項目的進展進行交流。
新的大熊貓國際合作繁殖計劃正式啟動,參與大熊貓國際合作繁殖的國家進一步增加。今年九月,成都一對大熊貓飛抵西班牙馬德里,開啟了與西班牙王國的大熊貓國際繁殖合作研究計劃。 據透露,中國政府派赴澳大利亞的熊貓已遴選完畢,已開始起程的相關準備工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