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送”錢給女友,女友收了錢但拒絕了求婚,轉而討錢卻遭拒。28日,家住武昌的石文致電晨報法律在線咨詢:“這個錢究竟該不該還?”
去年5月,32歲的石文經婚介所介紹,認識了同樣離異的江靜,相處一陣后,石文喜歡上了江靜,并希望與其結婚,而江靜的態度卻一直不明確。
去年8月,石文聽說江靜在為其子的學費發愁,便主動將2000元現金送給了江靜,并寫了張紙條“靜靜,請收下我的捐資助學款2000元”,但江靜拒絕了石文的錢。一周后,石文再次將2000元錢送到了江靜面前,并附紙條“如你不能與我結婚,就履行借錢的規則,用文字為證”。這次,江靜接受了錢。
今年3月,石文正式向江靜求婚,卻遭到拒絕,石文一怒之下要求江靜還錢或者寫張借條,但江靜也拒絕了。
江靜認為,2000元錢是石文以“捐資助學”的名義送的,她也把這筆錢悉數用于兒子的學費,所以無需退還。
(文中當事人為化名)
【律師觀點】
湖北誠明律師事務所律師林穎認為,根據《合同法》和《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本案中,石文以與江靜結婚為目的,贈與江靜2000元的行為,就屬于附條件的贈與而非附義務的贈與。在江靜拒絕與石文結婚后,石文設定的條件不成立,則該贈與行為雖成立但不具有法律效力。江靜此時占有石文2000元即失去法律依據,構成不當得利,應承擔返還義務。
我國法律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轉移之前可撤銷贈與,但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或經過公證的贈與除外。
本案中,因該錢款江靜用于其子上學,受益對象明確,利益內容確定。而社會公益具有公共性,是一定范圍內的不特定多數人支持和享有的共同利益。因此本案中的贈與并不具有社會公益性質,而且亦未經過公證,石文有要回贈與財產的權利,江靜應該返還石文2000元。 (記者 李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