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夠有機會親自見證中國航天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是非常難得的。今年國慶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由《人物新周刊》制作的特別節目《奔向嫦娥》,節目以競賽方式產生的14名獲勝者將會到現場觀看“嫦娥一號”的發射盛況。10月24日,在新聞頻道《人物新周刊》記者的帶領下,他們以1000米的近距離全面目擊了發射的整個過程。這是一群在現場觀看的普通人,他們親身感受了耳鼓的震動、氣流的鋪張以及人群的歡騰。當晚,他們記錄下這種不可復制的現場感受,希望與所有的未能到現場觀看的人們分享。
穿云破霧30秒
北京外國語大學 謝慧
2007年10月24日,參與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人物新周刊》特別節目“奔向嫦娥”的14名獲勝者來到西昌,與“嫦娥一號”面對面了。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那幾十秒的烈焰噴薄,我真的無法體會到什么叫震撼。而我也深深體會到在這個團隊中的榮幸。
今天下午六點零五分,我坐在西昌發射中心的山坡上,腳下是一片自由生長的小野花,抬眼800米外就聳立著“長征三號甲”火箭,周圍是一群和我一樣心跳越來越快的伙伴。大家舉著相機,不管是傻瓜機,還是專業機,一律瞪著那個潔白耀眼的目標。“哇,好激動啊!”來自北航的林媛開始興奮地嚷道。
我是應該橫著拍,還是豎著拍呢?要不要看看相機內存還夠不夠呢?正當我尋思著為最關鍵的時刻作最后準備時,突然,“滋”地一聲巨響,前方的火箭尾部噴出一團烈焰,隨之巨大的白霧奔騰而起。我的大腦突然空白了半秒,嫦娥一號開始升空了!驚喜中,我趕緊舉起相機,只感覺鼓膜在隨著火箭的上升而震動,心臟仿佛隨著火箭而越升越高。一米,二米,三米……“長征三號甲”越飛越快了!轟隆隆,白色的火箭從蒼翠的山間升到了半空中,再到白色的云層中,最后消失在高高的天空中。只留下一縷黃煙在空中輕輕地散開來。
“哇噢!”坐著的學生、記者、專家,以及其他觀眾齊聲喊了出來。“成功了!”掌聲響起來了,和著喝彩聲一起回蕩在這安靜的山谷中。
我騰地一下站了起來,瞇著眼往火箭最后消失的地方望去。白色的云層中,那團明亮的火焰已經消失不見了,可我卻仿佛看見它正穿云破霧奔向那浩渺的太空。不遠的地方,那顆明亮的行星,正靜靜地等著它的拜訪。
回過頭來,身旁的伙伴們已經興奮成一團。有的圍在一起回看火箭升空的過程,有的在激動地來回大步走動,還有的在記者鏡頭前興奮地訴說自己的激動。“……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真希望還能再經歷一次……”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魏小凡在話筒前笑著說。“……中國萬歲!”來自北航的鄒粟看著自己精心拍出的DV激動地喊道。
我不知該說些什么,心跳還沒有慢下來,可是微涼的山風吹過來讓我的思緒一下子從靜謐的太空回到了這片青山翠谷中。裹著頭巾的彝家阿媽趕著牛從路旁慢慢地走過,放學的孩子好奇地看著我們這群興奮的外鄉人。天上與人間,其實一切都是那么美。
回程的路上,月亮升起來了。西昌的月亮看著比北京的要高很多,它在云層中時隱時現,似乎不想讓興奮的人們看清它的樣子。
1959年1月2日,蘇聯的月球1號首次從月球附近飛過;
1964年7月28日,美國的徘徊者7號在月面硬著陸,首次實現電視直播月面畫像;
1969年7月16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實現人類首次登上月球
……
2007年10月10日,日本成功發射“月亮女神”號月球探測器;
2007年10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
小時候就在書中學到了人類太空探索的步步進程,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的登月第一步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可是,那么多的第一次,那么多的數字,此刻加起來也不及在這個小山谷里幾十秒的親身經歷來得震撼。
我震撼于那一秒的沖天氣勢,我驚喜于那一刻的美麗火焰,我向往那一剎那的藍天白云。可當我回過身來,看著眼前的青山翠谷,還有靜靜在這生活勞作的人們,更溫暖的感覺溢上心頭。我想,那種感覺是天上與人間同在的溫暖吧。
天上,有夢想。
人間,有生活。
我在西昌現場
中國傳媒大學 魏曉凡
嫦娥一號的發射環節圓滿結束了,回到西昌市,心臟和呼吸的那種因亢奮而發生的震顫似乎剛剛平靜下來。我在想,回到北京后,家人和朋友詢問我現場目睹的感受時,我該如何對他們描述呢?因為無論我窮極所有的描摹詞匯,無論借用多少照片和視頻,其實都不可能為他們準確再現當時置身現場的暢快淋漓。換句話說,我現在真正地認識到,這種體驗是不可復制的。 而且要認識這種不可復制性,大概只有親自體驗這一條途徑。
我與同伴和眾多記者在距離發射塔架只有大約一千米的山坡小道上,幾乎可以俯瞰到位于山坳中的整個發射場。在長槍短炮的簇擁中,我們見證著與發射架一樣高的 藍色巨大“柜門”分部地,緩慢而堅定地敞開,塔架上點點眩目的銀白燈光 亮起,穿著全身橙色工作服的最后一隊工程人員整隊撤離塔架,印有CZ-3A字樣和探月工程標記的火箭在發射前的半小時登場,開始了它在地球上最后一次也是最具風采的亮相。隨著天色漸暗,窗口時間臨近,在山坡上,還可以隱 約可以聽到一次次的撤離時間警報,以及最后一系列現場指令的語音。五分鐘準備時,火箭頂端開始釋放白色氣霧,此后又能聽到兩次來源不明但極具穿透力的排氣長聲。這使得我本已澎湃的心情更加敏銳起來:就在這里!就在我眼前的一公里處,馬上,馬上,就要開始嫦娥系列工程的歷史性起航!
在我想抓緊時間最后一次調整照相機角度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轟鳴由遠及 近,猛然將目光焦點掃回火箭,發現一大團橘紅色的煙霧從煙道噴薄而出,而推進器的火焰已經將火箭抬離地面,一條條火墻在發射架周圍的地面上狂飆一般地四散奔跑。這時,聲音更大,在噴氣聲的背景上,仿佛聚集著非常頻密的炮聲,我從耳邊到胸腔內完全被這種呼嘯和怒吼所占據。我非常艱難地分神出來強迫手指一直按住照相機的連拍快門,目光則不由自主地掃回箭身并在此后一直定在了箭身和推進器的火焰上。需要強調的是,在起飛大概一兩秒之后,我突然有一種很強烈的夢幻感,周圍的一切景物似乎被壓在一個平面上,火箭的形象是如此的突出和鮮明,完全凸出于背景以至于我感覺它離我只有大約一百米。這顯然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官或心理錯覺,我大概完全忽略了火箭與建筑、山嶺、云朵等背景的相對位置關系,只是在那排山倒海的氣勢中目送它逐漸微調角度,聽著轟鳴聲逐漸不再震耳,最終看到它在像一支鉛筆那樣大小時,穿破云層絕塵而去,推進器在穿云之后還曾有極 短的時間透過云霧映出噴火的光點.
在全方位實感的多重沖擊下,我不知道 我是否在呼吸,時間流逝感也變得遲鈍,直到看見解除警戒的信號彈閃亮在天空,看見空空的塔架和已經彌漫得淺淡得多的黃煙,看見消防車鳴著警笛 開向發射塔并輕松地噴水撲滅余焰。這時,觀測點已經是被掌聲和歡叫聲淹沒多時了。而我的眼前仍然在不停地回放剛才的場景,雖然因為活動的結束而有一些悵惘,但更多的則是期待和關注:畢竟,對于探月團隊來說,航行才剛剛開始;對于中國航天來說,今天的成功也一直可以看作是為明天的輝煌高奏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