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擔心父母為省錢而不舍得游玩,不少孝順的子女“逼”著父母趁黃金周外出,沒想到老人爬山時卻突發心臟病被送往醫院搶救。記者采訪獲悉,今年各大醫院接診了不少此類老年患者。
(10月8日《半島都市報》)
老人隨子女出游而累得躺進病房,這與其說是“樂極生悲”,倒不如講是“孝出禍祟”。而記者調查發現的情況則表明,子女們片面理解“孝順游”,或是相關行業的刻意炒作“孝順游”,其結果往往可能會適得其反。
爬山登高、長時行走——所謂的旅游之樂,有時候更可解讀為“花錢買累受”。年輕力壯的游客,當然可以用充足的體能,來瀟灑地說一句“累在其中更是樂在其中”;但是,對于那些年事已高的父母,倘若也要他們無條件配合子女們的“好意”,為給下輩在旁人眼光中博得一個“孝順”的美名而“捆綁出游”,那就顯得有些勉為其難了。老人們當然也需要適合他們身體素質的游覽活動,但這并不表示年輕人出游的同時也帶上老人,就算給自己貼上了“孝順”的標簽。忽視了老年人的健康本錢,一味為了顯現“孝順”而讓他們“強游”,這種做法并不十分妥當與合理,至少也是做子女的考慮事情不夠細心。
近來,一些旅游從業機構出于有利于培育創收增長點的考慮,也打出“孝順牌”,以期創造新商機。如果旅行社真正從老年人的角度出發,想點子、定線路、強保障,“孝順游”倒不失為一種好創意、好設計、好服務。不過,依筆者耳目所見與所聞,確有內涵、新意和健康保障的“孝順游”,寥寥無幾。多數情況下,只是一種“拉大旗作虎皮”的虛幻包裝罷了——孝順成了無關緊要的托兒,促游才是一以貫之的目的。
別把“孝順游”炒得缺了“孝味”,說來容易做來難。但如果只為了浪得虛名,卻不愿真正著力,那還是干脆脫去“孝順的外衣”,別讓它累倒了更多的老年人。
作者:司馬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