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在深夜收聽廣播,你會驚奇地發現,中國人有病的實在太多了,特別是男性,不是前列腺有毛病,就是性功能有問題。
讓你形成這種印象的,不是什么權威的統計數據,而是以“健康百問”、“男性健康”等面目出現的藥品廣告。這些廣告往往以專題形式出現,每次20分鐘到半個小時。通常,主持人會給聽眾介紹一位專家,這些人或被稱為教授,或被稱為主任,雖然沒有具體單位,甚至是有姓沒名,但相同之處是特別能說,前列腺、性功能障礙怎么形成的,怎么治療等,一口氣十幾分鐘,讓你聽起來既有實踐,又有理論。
接下來接聽患者的電話。咨詢熱線有直播間電話,還有場外電話。總體來說,這些患者一致反映,用了專家介紹的藥,自己的病好多了,聽說你們在搞優惠活動,能不能再買一些。還有一個讓人疑惑的問題,這些患者往往會首先介紹自己所在的城市,專家再介紹這個城市買藥品的地點。
有專家論述病理,再有病人反饋療效,這樣的廣告確實打動了不少人。可聽得多了就會產生疑問,專家是真的嗎?患者是真的嗎?
“你千萬不要相信,大部分是托兒!”一位廣告業內人士告誡,所謂專家、教授、主任是隨便封的;所謂患者,實際上是藥品經銷商或經銷商聘用的人。“為什么患者都要介紹自己是哪個城市的,這是一個考核指標。”
古語說,三人成虎。不管藥品是否有效,說好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有人相信。然而,聽眾為什么會相信這些廣告,不僅僅是廣告“包裝”得好,更在于人們對廣播電臺的信任。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這種專題節目,在我能收聽到的電臺中,無一不在,省級電臺不少,縣市級電臺最多。晚上11時到凌晨1時,更是集中轟炸,讓你不聽都不行。
北京一名出租車司機曾對筆者講述了一件事,一天晚上,有一名女士打車,過了一會兒,乘客要求關掉收音機。司機一開始還不知道為什么,后來才意識到,收音機里,“專家”正賣力地推銷性藥,而患者正匯報自己,哪哪兒長長了、變粗了。
2006年7月21日,國家廣電總局、國家工商總局發出“禁播令”,從8月1日起所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暫停播出介紹藥品、醫療器械、豐胸、減肥、增高五類產品的電視購物節目。
但是,以我最近一年來夜晚收聽廣播的粗略統計看,藥品廣告不是沒有了,而是形式變得多樣了,變得更加“貼近”聽眾心理了。
今年5月1日起,新的《藥品廣告審查發布標準》開始實施。《標準》規定,廣播電視少兒節目中不得發布藥品廣告。涉及增強性功能內容的藥品廣告,只能在7時前、22時后播出。
這是一個好的規定。如果嚴格執行這一規定,至少可以保證,當靜謐的夜晚打開收音機時,不再是滿耳的性。(劉萬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