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月,正是小龍蝦最肥美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龍蝦餐館里,食客們夜夜大快朵頤。也許食客們不知道,他們在享受口福的同時,正在為維護生態平衡作出貢獻。如果這些小龍蝦是杭州本地產的,那么這種貢獻更大。
由于隨意的放養和運送過程中無意的個體“逃逸”,小龍蝦已經在杭州的小河小溝中扎下根來。作為一個外來入侵物種,沒有天敵的小龍蝦給杭州本地的生態系統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有人擔心,一旦人們對小龍蝦失去興趣,它會不會像福壽螺那樣,引起生態災難?
現象
城西有農民靠捕撈小龍蝦賺錢
7月15日下午,城西紫荊花路府苑新村附近的一條小河里,幾個白領模樣的年輕人正蹲在河邊,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河里的動靜。
“看!那邊,就那塊大石頭邊上,有四只,快扔!”一聲號令,一個男生把早已準備好的帶著誘餌的魚竿往大石頭邊上拋去,就在小龍蝦碰到魚竿的那一剎那,小男生趕緊把魚竿收了回來,短短的幾秒時間,兩只小龍蝦就乖乖上鉤了。
“還算容易吧,只要眼明手快就行。誘餌也要選得好,一般來說都用小蝦肉、蚯蚓、豬肉等。”釣小龍蝦的男生姓羅,住在城西,因為身邊的幾個朋友都挺喜歡吃小龍蝦,而且家附近的小河里又經常可以看到小龍蝦出沒,所以大家把釣小龍蝦當成了樂趣,一到雙休日,大家就湊在一起抓小龍蝦,還進行計時抓捕比賽。
小羅介紹說:“像我們這樣玩玩的,一小時能抓個兩三斤。這一帶小龍蝦還不多,據說西溪濕地、蔣村一帶的水塘里,小龍蝦已經泛濫成災了。”
在一旁圍觀的群眾告訴記者,城西一帶的河塘里經常可以見到大量的小龍蝦,如文一路的天河小區附近、蔣村一帶、植物園附近和西溪濕地,尤其是今年,從5月份開始就能在小河小溝里看到小龍蝦的身影。
“蔣村那一帶,有些農民以捉小龍蝦為生。每天傍晚,他們把捕龍蝦的地籠放入水中,第二天凌晨三四點鐘,把籠子提上來就行了。把龍蝦打包賣給附近的小飯店,多的時候一天能賺個四五十元。”
還有一名居民告訴記者,城東的小河里也有小龍蝦出沒。
由于近日淮河流域發生汛情,江蘇一些小龍蝦養殖基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供貨量減少,杭城小龍蝦的零售價迅速上漲。杭州一些小龍蝦商戶因此打起了本地水系中的小龍蝦的主意。此前,城西一些龍蝦店曾經推出過小龍蝦“現抓現吃”的活動,抓蝦的地點,就在餐館附近的小河里。
來源
販運和放養造成小龍蝦數量暴增
小龍蝦學名克原氏螯蝦,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屬于甲殼綱動物。
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小龍蝦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小龍蝦從日本傳入我國,當時是用作食物、魚餌或者寵物,可是誰也沒想到,幾十年后,小龍蝦已經成了我國種群最大的災害性外來物種之一。
小龍蝦最先在江蘇省南京市以及郊縣繁衍,經過長時間的擴展,種群數量不斷增加,生存空間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小龍蝦主要分布在江蘇、湖北、江西、安徽等長江中下游地區,生長在江、河、湖泊等水體中。浙江最早的小龍蝦,是上世紀70年代末在浙江北部地區發現的,隨后,小龍蝦在杭州、嘉興、湖州一帶的河網水系蔓延,杭州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兩岸,而湖州主要分布在環太湖濕地中。從近幾年的情況看,小龍蝦野生種群已經無孔不入,目前在浙江省,麗水地區小龍蝦數量較多且比較集中。
一位專家指出,外來物種有三種入侵途徑:有意識引進、無意識引進和自然入侵。而在我國,50%的外來入侵植物是作為有用植物而引進的,25%的外來入侵動物是有意引進的。
“小龍蝦傳播的主要途徑就是人為地跨地區販運。”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工作人員解釋說,在活體小龍蝦的跨地區運輸和暫養過程中,如果出現個別“逃逸”,進入了當地的自然河流、水田、沼澤中,就極有可能繁殖成為新的入侵者。
另外,也不排除部分龍蝦餐館或小龍蝦經營者利用附近水系放養小龍蝦的情況,因為野生的小龍蝦繁殖能力相當旺盛,又沒有天敵,而且成本要比人工養殖小龍蝦低得多。這些個別的放養行為,也造成了小龍蝦在杭州水系中的泛濫。
危害
小龍蝦會破壞堤壩、農田和食物鏈
專家指出,小龍蝦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下來,適應性很好,食性也十分廣泛,而且繁殖能力相當強大,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于擴散。這必然會對它所生存的當地的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造成威脅,從而破壞當地的食物鏈。而且因為小龍蝦喜歡吃植物的根系,對水生植物和水稻等威脅很大;同時,由于小龍蝦有在水面下打洞穴居的習性,所以它必然對湖泊、水庫和江河的堤壩安全造成威脅,危害甚至比白蟻還大。目前,小龍蝦已被國家環保總局列入“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而且“一旦入侵,就很難控制”。
事實上,小龍蝦只是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中的一種。目前,世界上100種危害最大的外來入侵物種,已經有50余種入侵我國。近10年來,新入侵我國的外來生物達20余種以上,平均每年遞增1~2種。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有1000億元。
小龍蝦是否會重蹈福壽螺覆轍?
去年6月,北京首次發生由福壽螺引起的群體性廣州管圓線蟲病。當人們追查福壽螺的歷史時才發現,早就有人指出福壽螺會對生態造成危害。但是,因為福壽螺可以食用,養殖成本低,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上世紀末,我國廣東、福建、廣西等地開始大量引進養殖福壽螺。后來因為市場回報太小,一些養殖戶將福壽螺放生。加上北京福壽螺事件發生后,福壽螺的帶蟲率因此受到關注。這種曾經的美味從此被人們所拋棄。
由于沒有天敵,再加上繁殖能力驚人,福壽螺迅速侵占了廣東、廣西、福建、上海、江蘇等地。剛孵化不久的小螺就能啃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尤喜幼嫩的秧苗。去年廣西有250萬畝農田遭受福壽螺襲擊。廣西發動24萬多人參與滅螺戰。經過一個月的滅螺,才初步控制了福壽螺災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小龍蝦的數量之所以還在可控制范圍內,是因為它還是人們餐桌上的寵兒。人類的胃可能是它最大的“天敵”。但值得憂慮的是,由于其野生資源已越來越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許多地方,甚至是一些原來沒有該物種入侵的地方也開始了不同規模的人工養殖。養殖過程中如果小龍蝦逃逸到其他水體,很容易造成新的生物入侵。更值得關注的是,如果有一天小龍蝦“失寵”,人們不再大量食用,或者因為養殖多了,價格下降了以至于無利可圖,人們是否會因此放棄養殖,從而任憑其自生自滅?小龍蝦是否會步福壽螺的后塵?
去年7月,在溫州龍灣、永嘉縣甌北鎮一帶,就曾發生過小龍蝦成災導致魚兒絕跡、秧苗被鉗的情況。
對策
變廢為寶創造新的效益
對于小龍蝦所帶來的生態威脅,浙江的漁業、環保等部門均表示,即使想管也是于“法”無據,目前在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與生物入侵有關的只有相關檢疫法,這些法律對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缺乏健全而有力的規定。專家們正試圖尋找方法,控制小龍蝦的過度入侵和擴散。
“人工捕抓是最有效的辦法。”浙江省檢驗檢疫局的專家告訴記者,由于近年人們對小龍蝦的食用需求量增大,促進了捕撈量,減少了小龍蝦的數量,客觀上對保護生態起到一定的作用。
浙江省有害生物控制省級研發中心一直在探索把有害物種利用起來變廢為寶的課題。中心主任陳集雙告訴記者,小龍蝦的殼里含有一種叫甲殼素的纖維質,它能用于制造各種物質,同時也是一種營養補充劑,如果商家能把小龍蝦的殼利用起來,可以創造出很大的利潤。
記者了解到,浙江省的有關職能部門已經開始著手關注外來物種入侵問題,民進浙江省委會提交的一份名為《重視有害生物入侵建立生物安全機制》的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
省環保局有關人士還透露,浙江省目前正著手進行基礎性的工作,近期將組織專家論證,下一步可能對全省外來物種侵害展開徹底普查,以獲得相關數據資料。(作者/賀一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