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6月29日傍晚,交通協管員楊章盛下班,回到上饒廣豐縣洋口鎮青橋村的家中不到半個小時,突然倒地,再也沒有起來。截至記者7月12日中午離開上饒,楊章盛的遺體,仍然靜靜地躺在上饒市殯儀館內。
對于死因,究竟是中暑致死還是突發疾病死亡,楊章盛的家屬與用人單位存在分歧。而且據了解,協管員突然死亡,這在與之簽署勞動合同的單位中尚屬首次遇到,目前,處理方法仍在積極協調當中。
“零就業家庭”的交通協管員
楊章盛身份證上的住址雖然寫的是“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東新巷272號附4號”,但他實際上住在廣豐縣洋口鎮青橋村慈塢2組,一棟50平米左右的低矮平房,住有父母妻兒一家7口。
4年前,因為上廣公路開工,楊章盛一家的3畝地被征用,包括楊家在內的許多村民,一夜間便成了“城里人”,但楊章盛一家人因為沒有工作,成了“零就業家庭”。
公開資料記載,2006年下半年,上饒市政府常務會研究決定,為切實解決該市交警部門警力嚴重不足的現狀,面向信州區“4050”及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人員,委托上饒市就業局所屬的上饒市勞動力市場公開招聘了100名交通秩序協管員。經過嚴格的考試、體檢,楊章盛成為當時招聘的100名交通協管員之一。
2006年11月20日至12月19日,楊章盛在上饒市就業訓練中心接受“交通協管員”培訓合格。后與上饒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局下屬的上饒市創新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限為一年,從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12月29日,工資實行固定工資,每月580元。楊章盛后被派遣至上饒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一大隊,安排在該市溢洲崗位維護道路交通秩序。
下班回家幾分鐘就倒下
“那兩天,天氣相當的熱,坐在店里,2臺電風扇開到最大檔,仍止不住冒汗。”提起6月底那幾天的天氣,熊志明記憶猶新,熊志明是楊章盛的妹夫。楊章盛死后,這個妹夫,忙前奔后,馬不停蹄。
公開資料顯示,6月28日到29日,上饒地區氣溫28℃~35℃。隨后,江西省出現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各地氣象部門多次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那幾天,很多村民都出現了中暑的癥狀。”30多歲的鄉村醫生林上青回憶。這位廣豐縣洋口鎮青橋村南石村民小組的鄉村醫生世代行醫,自稱有十余年的行醫經歷。
6月29日一大早,跟過去的大半年時間一樣,5點20分左右,時年34歲的楊章盛便起床了。
早上6點,楊章盛穿上“警服”,推出摩托車,進城上班。回想起丈夫出門上班時的一幕,33歲的妻子周愛鮮依舊痛苦,“當天走他并沒有什么異樣”。
楊章盛騎的摩托車,算得上家里僅有的一件值錢物,這還是去年下半年因為楊章盛當上了交通協管員,向親朋借錢購買的二手貨。
兩名不愿透露身份的楊章盛生前隊友證實:“6月29日早晨7時20分,楊章盛到廣場中隊集合。7時30分,楊章盛到溢洲紅綠燈上早高峰至8時30分。8時30分至9時30分休息。9時30分,楊章盛到‘五三’延伸段執行警衛任務,至11時30分警衛任務結束。11時30分至12時10分,楊章盛吃飯和休息。中午13時在廣場紅綠燈上班至15時30分。休息2個小時后,從17時30分上晚高峰到18時30分下班。”
這兩名隊友的說法,記者從上饒市交警支隊與上饒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局向上饒市常務副市長朱榮輝出具的一份《關于交警協管員楊章盛同志因病去世的情況匯報》上得到了證實。
妻子周愛鮮說,楊章盛到家的具體時間她記不清了,只記得大約下午7點左右,她正在家里準備做晚飯,楊章盛騎摩托車到家,“他當時的氣色很難看,平時一到家,他總會抱抱兒子,逗逗他們,但那天他很反常。”周愛鮮回憶,楊章盛停好摩托車,把圍上前的兒子打發走,對她說“今天頭痛、肚子痛”后,徑直去了廁所。幾分鐘后,楊章盛從廁所出來,剛邁進堂屋,周愛鮮只聽“撲通”一聲,跑出來一看,丈夫已然癱倒在地。
“我當時就慌了神!”這位羸弱的女子回憶起當時一幕,說話斷斷續續,“兒子一個勁地蹲在地上叫爸爸”。很快,有人撥打了120,半個小時后,救護車來了。
大約晚上8時,楊章盛停止了呼吸。
中暑致死還是突發疾病?
《關于交警協管員楊章盛同志因病去世的情況匯報》這樣描述,“2007年6月30日上午7時30分許,楊章盛愛人打電話給交巡警一大隊民警黃凱,稱楊章盛于29日晚上20時許突發疾病死亡”。
對于“突發疾病死亡”的描述,楊章盛的家屬表示強烈反對,“尸檢都沒有做,怎么可以這么草率地說是死于突發疾病?”楊章盛的姐姐楊秀英說,楊章盛生前從未得過什么病,“況且,當時招人的時候都做了嚴格的體檢。”
楊章盛的家屬更多地認為死因是由中暑所引起,楊父在給記者的一份《報告》中稱,“我兒中午12點多被通知加班執勤,由于正值中午酷暑,我兒在執勤過程中突感肚子痛、頭痛,并告知在一起執勤的隊友,隊友說‘你可能中暑了’,并勸我兒請假休息,但我兒認為工作要緊,堅持執勤,直至下午6點30下班。到家后,我兒頭痛、肚子痛的現狀更加厲害……等120趕到,我兒已經死亡。”
楊父的說法,記者從楊章盛生前一位隊友處得到證實,據其介紹,“楊章盛17點30分上高峰時曾表示,他的肚子有點痛、頭有點暈,很不舒服。”
據第一個趕到現場的鄉村醫生林上青回憶,他帶著氧氣瓶趕到楊章盛家時,“屋里已圍滿了人”,而根據楊章盛當時頭發熱、大汗虛脫、昏倒在地的情況,“可以基本上判斷屬于中暑的癥狀”。
上饒交巡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鄭金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正在派員了解旁證楊章盛當天工作時的身體狀況,“目前還沒有聽說中暑的情況,最后會以路面民警調查的結果為準”。
楊章盛去世后,家屬向有關部門提出了認定工傷的要求。因工死亡和因病死亡,在補償標準上存在差異。目前,上饒市交警、勞動就業服務管理局等正在準備材料,積極幫助楊章盛家屬按照有關程序申請認定工傷。
誰為協管員之死買單?
楊秀英說,弟弟初中文化,剛開始修過三輪車,后來又幫人開過面包車,“對于這份協管員的工作,他非常珍惜”。即使那份存在爭議的報告上,也有這樣一句,“楊章盛生前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楊章盛一家7口人,父母妻子均無工作,還有3個小孩,最大的9歲。楊章盛做協管員每月的600元的收入,就是全家生活的惟一來源。熊志明記得,他趕到楊章盛家,岳母從口袋中僅掏出5元錢,“楊章盛的喪事,全是親朋湊錢辦的”。
家屬告訴記者,楊章盛死后,妻子周愛鮮幾度昏厥,甚至曾偷偷一人跑到離家2公里遠的山塘欲尋短見,幸被村民及時發現。
楊文生說,兒子死后,他和兒媳等親屬最先是到了上饒交巡警支隊一大隊,“被告知其工資人事關系,不在交警部門,要我們找簽合同的上饒市勞動就業局”。可來到勞動就業服務管理局,楊文生卻得到這樣的答復:“合同雖是就業局簽訂的,但這是受上饒市政府委托簽訂,勞動就業局沒有錢也不可能負這個責任”。
據了解,家屬提出了包括認定工傷、配偶及子女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在內的4點要求,上饒市交警支隊、就業局商議后,作出了會按程序解決問題的回應。
12日,上饒市交巡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鄭金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楊章盛確實從事交通協管工作,但勞動合同是與勞動就業局簽訂的,交警只負責協管員的監管。死者家屬第二日找到一大隊時,大隊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接待并做安撫家屬工作,同時號召全體民警職工向死者捐款,大隊領導和相關人員6月30日中午即上門吊唁慰問。
“合同是跟我們簽的,但用人單位、受益單位卻并非我們,”12日,與楊章盛簽訂勞動合同的主管部門上饒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局一位呂姓主任稱,“協管員突然死亡,這樣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我們協調、處理此事的態度一直是積極、主動的,”這位呂姓主任介紹,11日,該局一位副局長代表全局上門看望慰問了死者家屬。
“市政府正就如何處理此事召集各部門開協調會,”相關負責人均證實,上饒市政府正在牽頭處理此事。據了解,上饒全市類似楊章盛者(4050人員且屬于零就業家庭成員)有1000余人,有工作人員建議,“政府應該針對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制定相應措施和辦法,一旦再有類似突發事件發生,也好有章可循。”
7月12日下午,楊章盛的遺體被火化。熊志明說,“我們對政府還是有信心的。”這句話,或許代表了死者絕大部分家屬的心聲。(記者 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