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貴州威寧縣警方證實一網絡傳言,該縣新發鄉中學兩名老師脅迫13歲至17歲女生“賣處”。截至6月27日,警方已控制8名嫌疑人,主要嫌疑人———新發鎮中學老師彭少云等4人在逃。威寧縣宣傳部表示,警方已作為刑事案件立案,正全力調查中。
民間傳聞受害女生達百人以上,有雜志報道稱受害人數83人。據威寧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掌握的受害人數為18人,但具體人數需要等警方結案時方能確定。
今年“六一”,王金鳳收到了縣教育局一份禮物———800元慰問金。信封上貼著張紅紙條,用毛筆寫著“六一兒童節快樂”。
王金鳳,貴州威寧縣新發鄉中心小學的學生,今年14歲,和她一起收到慰問金的還有10多名同學,但這份禮物卻讓家長高興不起來。
縣教育局的負責人稱,在過去的近兩年時間里,包括王在內的當地18名學生被老師脅迫“賣處”,其中新發鄉中心小學14名,鄉中學4名,年齡都在13歲到17歲之間。
受害學生家長提供的體檢材料,幾名年齡小的已喪失生育能力。當地警方表示,目前已拘捕8名嫌犯,包括主要疑犯:新發中學老師張忠陸及其妻子,另4名疑犯還在追捕中。
18名女生被騙賣身
家長們證實,這些孩子被當地教師脅迫到六盤水等地賣處,有些沒了生育能力。
“整個案子時間跨度很長。”杜培智,威寧縣教育局主管基層教育的副局長,他說,案發時間從2005年開始,一直延續到2006年上半年。
最早發現案情的是黃俊鈴的父親黃續照。
2006年6月,黃續照打工回家,妻子將女兒的異常告訴了他,“老是喊肚子疼,不愿意上學,也不幫助家里干活”。
黃續照讀過幾年書,又出去打過工,在當地算是見多識廣的,當時就懷疑女兒出事了,在他屢次逼問下,黃俊鈴說出了被老師脅迫遭強奸的真相。
黃續照聽了女兒的敘述以后,擔心事情不真實,先后找到與女兒一同受害的三名學生的家長,王德堂、許路寬、許長發。
王德堂說,當時他也不相信,但還沒有等到女兒王金鳳回來核實,妻子就將女兒受害的情況跟他們說了。
原來,去年6月,王金鳳的母親也發現了女兒的異樣。
“她經常喊身上疼。”王金鳳的母親說,以前孩子放學還幫家里做飯、割草,但從那幾日開始,她回家就睡,王德堂夫婦還以為孩子是傷風感冒,到鄉村赤腳醫生那里掛了幾天鹽水,但孩子的情況并沒有改變。
背著女兒,王金鳳的母親到學校幾次打聽,從女兒的同學處證實了女兒被拐的事兒。回來一經對質,女兒說了實情。
因怕丈夫責打女兒,王德堂的妻子一直隱瞞此事,直到黃續照的到訪。
后經家長們證實,近20名孩子曾被當地教師以幫忙栽包谷為名脅迫到水城(六盤水市)等地賣處。當地教育局核實的數字是18人。
“娃兒被禍害了,有些都沒了生育能力,當父母的誰愿意說出去?”6月20日,受害學生的家長覺得,孩子以后的生活尤其是婚嫁,是他們最大的顧忌,他們推測可能還有個別家長,到現在還瞞著此事。
來自老師的拐騙
“回家不許告訴家人,否則就把(你們)全家都毒死、炸死。”
拐騙孩子的人是彭少云、張忠陸,新發鄉中學教師,以及他們的妻子趙堯、李慧艷。
王金鳳等受害者說,去年春天一個周五,彭少云的妻子趙堯找到她和黃俊鈴、許巧燕和許會等幾名同學,說請她們幫助娘家栽包谷,作為回報,回來給她們摘蠶豆吃。
孩子們說,被騙上車后,趙堯不讓她們跟別人說話,遇到熟人就說進城找母親。
“彭老師說,誰說話就把誰扔到車下碾死,我們都不敢出聲了。”另一名被拐騙的女生劉敏說,她首次被騙是在去年的3月11日,當時彭少云夫妻租了一輛面包車拉著三名女生進城。
“到了一家旅社,趙堯讓我們換上三角褲。”劉敏說,她們問為什么,趙惡狠狠地說,“不許問。”之后,女老板帶來兩個講普通話的男人,“他們嫌我們太小,就走了”,劉看到,女老板和趙堯吵了起來,并大喊“你們拐賣兒童,還有臉跟我們吵?”
劉敏回憶,在回家路上,彭少云嚇唬她們,“回家不許告訴父母,否則殺了你們全家。”
2006年3月24日,彭少云再次將劉敏等三名女生帶到水城上述旅行社,這一次,劉敏沒上次幸運了。
“來的那個男的問我多大了,我說13歲。他說太小,然后就出去問彭老師,為什么搞那么小的孩子出來做?”劉敏回憶,之后彭少云拎著把菜刀進來,威脅她要說自己十八了。
劉說,第二日,上述的男子再來的時候口里說著“才不管你幾歲,我是付了錢的”,便撕掉她的衣服,把她扔到了床上。
劉敏說,3小時后,男子走了,她便坐在床上哭,一會彭少云進來,打了她一巴掌,說“哭什么哭,快死下去,把鞋子穿起。”
“趙堯威脅我們,回家不許告訴家人,否則就把全家都毒死、炸死。”王金鳳說,彭、張兩人,在路上還不斷罵她們,說如果說出去,她們就嫁不了人了。
受害學生說,彭少云還說他在派出所、縣里都有人,“告也不怕,還會把我們抓起來。”
2006年8月,黃續照等4名受害學生家長一起到彭家圍堵,但彭少云和張忠陸均稱,根本不認識這幾個女生。
“彭少云的老婆趙堯張嘴就罵。”王德堂說,理論半天后,彭少云借口買煙,結果跑掉了。
2006年9月15日,黃續照等家長到鄉派出所報案。隨后,又有多名村民陸續報案,一場由兩名中學教師及其家屬參與的“脅迫女生賣處案”浮出水面。
被賣鏈條
孩子們說,每次可得幾十元,被賣價格是2000- 5000元。當地煤老板有找處癖好,認為可帶來好運。
“我們哪里知道他們會干這樣的勾當?”李榮娟,原新發中心小學校長,她說,不少中學老師都住在小學里,彭少云老婆在學校里擺了個小攤,直到事發后,他們才聽說此事。
案發后,李榮娟也被免職,但在這位校長看來,彭少云和張忠陸長期占據小學公房做宿舍,還在校內擺攤,后來發展到帶社會人員進校園賭博,不但沾染惡習,也為他們接觸那些幼女提供了機會。
她說,自己從2005年開始就找原新發中學的彭校長、教輔站、鄉政府反映多次,“但沒有人理會。”
新發鄉教輔站證實,趙堯自己也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小學代課老師,后來就在新發中心小學擺攤。
據多名受害學生回憶,跟水城店主、“買處”嫖客接頭、討價還價的是張忠陸的老婆李慧艷。
李慧艷,附近坪子鄉人,一直在學校附近擺攤,賣些零食和學習用品。她的丈夫張忠陸,平時不太顯眼,在新發中學教政治課。
當地居民對彭少云則比較熟悉。
“矮胖,威寧師范畢業的。”6月19日晚,新發鄉街上吳姓餐館老板說,他在威寧縣開餐館時就認識彭少云,“那時就不安分,經常跟幾個哥們兒到小餐館喝酒,晚上也去卡拉OK唱歌,我還見過他們一伙人打架。”
“愛吹牛,喜歡玩牌。”跟彭多有來往的陸姓村民說,彭少云有段時間常輸錢。學校證實,彭、張二人的工資是1200元左右。這個數字,相當于當地農民一年的收入。
從新發鄉街上走到彭少云家———五辟村,需翻過兩座大山,步行5個小時。
彭父去世很早,他還有個哥哥外出打工,只有70多歲的母親在家,住著一間破平房。
彭母跟當地的老人一樣,盤著深藍的大頭巾,藍色的布袍。“我快兩年沒見過他了,他的事情我不知道。”
彭少云的表姐夫稱,彭上學以后就很少回家,他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彭靜也被這個少有來往的親戚所害。
而除了彭少云、張忠陸夫婦外,彭少云的親戚,原新發中學校長彭斐朝的兩個兒子彭少龍、彭少虎,也參與了他們的“生意”。
據受害學生回憶,她們被騙到水城,大多數是坐彭少虎那輛雙排座面包車。
目前,彭少龍已被控制,他的汽車也被警方扣留,彭少虎在逃。
“孩子早已經分家,他們做的事情跟我們沒有關系。”曾擔任新發中學校長10余年的彭斐朝,在2006年6月突然辭職,他在受訪時只說“彭少云調入中學跟他無關”,其他不再多言。
在水城,等待女生們的是“大眾旅社”的老板“張姐”。據劉敏等受害學生回憶,“張姐”,三十歲左右,身材很高,束起來的直發,說普通話,但帶一點本地口音,她的旅舍在菜市場旁邊,周圍是賣魚的,很繁華。
按照孩子們的說法,每次趙堯給孩子們20到100元,而彭少云出賣她們的價格是2000-5000元。據《成都商報》報道,“當地煤老板有找處女的癖好,認為找處女能帶來好運。”
6月22日,水城西邊一家歌舞廳的小姐表示,她們知道這個事情,聽說買家多是外地的煤老板。事實上,受害女生也曾經被轉賣到納雍縣及鄰近的鄉鎮,都是以產煤著稱的縣鄉。
2006年11月,經受害學生指認,“張姐”被逮捕。
一年后
案發后學校開了師風師德會議,張貼31項“新規”。受害女生有的外出打工。一家長事后精神失常。
一年過去了,彭少云夫婦還未歸案。
“在思想保守、傳宗接代思想還很強的山村,女孩出這樣一個事,等于葬送了一生。”在威寧縣衛生系統一名科級干部看來,等十年后她們婚嫁了,影響可能才會凸現出來。
實際上,這些孩子的生活軌跡已經發生變化,年齡稍大一些的黃俊鈴、彭靜,已外出打工。受害學生許會的父親許長發在知道真相后精神失常,見人就打,成了瘋子,母親帶著許會姐弟4人離家出走,不知去向。
其他的還在繼續讀書,不時有些流言圍繞在孩子們身旁,面對記者,她們多縮在墻角邊上,一句話不說。
案發后的學校,開了幾次師風師德會議,學校內也不準再擺攤。另一項變化是,在新發鄉中心小學辦公室墻上張貼了31項“規章制度”。
而新發中學代理校長、教導處主任劉維昌卻想辭職了,“事情太多”。
除了這個案子之外,擺在這位新任校長面前同樣棘手的問題是缺少教師。按照威寧縣教育局副局長杜培智的算法,新發鄉適齡兒童大約5000多,按照正常教育比例,應該有200多名教師。
但事實上,被杜培智稱為“素質太差”的彭少云和張忠陸這名教師還是稀缺資源,目前全鄉有老師140多名,缺編100多名,現有教師中有70多名為臨時代課。
6月21日,這位教育局副局長坦陳,師資不足、教師整體素質不高確實影響了當地的教育。
“老師禍害學生,我們有啥辦法。”在劉敏的父親眼里,當地的老師形象已大打折扣,他希望政府給孩子些持續幫助,“能幫娃辦個傷殘證最好”,同時希望孩子們能忘記這件事兒。
不過,有一點,這些山民忘不了,以前根本記不住日期的家長,現在記住了孩子放學的時間,中午12點20和下午16點30分。
“估摸這個時間,如果娃兒還沒有回家,就會到路上去等等。”
(學生、家長姓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