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小男孩在父親意外去世后性格發(fā)生變化,整天悶悶不樂,很少與人交流,近一年甚至頻頻虐貓,將幼崽撕碎、拋下懸崖、活埋等一系列的殘忍行為都被他施加到了野貓身上。為此,周圍鄰居們深感擔憂。
家住八一路街道新南社區(qū)的劉巍(化名)今年11歲,讀小學四年級。三年前,他的父親意外去世了,從此這個家庭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家庭的變故和生計的艱難,使劉巍的母親很難露出笑臉,劉巍也從此變得寡言少語,喜歡獨來獨往。
近一年,劉巍的變化更讓居民們瞠目結(jié)舌。“我看見劉巍到山底下的野貓窩里拎出一只小貓崽,原以為他只是玩,可沒想到他突然將貓崽撕個粉碎。”鄰居李女士告訴記者。“不僅如此,我還看到劉巍將野貓抓住后用繩子拴住脖子,然后甩到山崖底下。上周,劉巍在我們家附近的樓后還把一只野貓給活埋了。”居民許大娘說。“有時候,他還把野貓抓住放到竹籠子里活活餓死。”
劉巍的行為讓居民們很是擔憂。“我們想過,是不是應該讓孩子的家長去找找老師,跟老師溝通一下。才11歲的孩子,有這樣的心理,長期下去還了得。”李女士無奈地說。
記者采訪了大連市中心醫(yī)院心理門診副主任醫(yī)師桂冰醫(yī)生。桂醫(yī)生告訴記者,像劉巍這樣的行為是因為父親意外死亡后,把受到打擊的仇恨轉(zhuǎn)移到了比自己更加弱小的小動物身上。因為他自己還小,沒有能力幫助媽媽,在這種無能為力的情況下,他只有通過轉(zhuǎn)移的方式,通過虐貓來獲得快感。這種行為是很可怕的,時間久了,當這種心態(tài)成為他人格的一部分,那他以后遇事可能就會采取一種極端的做法。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必須進行家庭式心理治療,從他的母親開始入手,不能讓母親始終在孩子面前加強父親意外去世這一事件的印記,而應教會孩子在面對問題時學會用多種方法去解決。桂醫(yī)生最后特別強調(diào),這樣的孩子應該盡早去看心理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