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后”已婚一族攜家帶口回家過春節享受幾代同堂喜悅時,一些未婚者在節日中遭遇“催婚”尷尬。
“你都這么大了,還不找個男朋友結婚啊?!”在深圳一家公司工作的小潘今年回湖北老家過年,經常聽父母這樣說。
小潘2006年研究生畢業后進了深圳一家公司,工作待遇不錯,家里也很滿意,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她的終身大事。春節了,小潘回家過年,結果幾乎每天都要聽父母嘮叨。“你也過25了,不小了,該找個男朋友成家了。”“你看人家像你這么大,孩子都有了。”“常言道,女人做的好不如嫁的好”。
面對父母的苦口婆心,小潘不想和他們爭論,“思想不同罷了”。
“其實我覺得很正常,現在我們公司80年代初出生的人很多是未婚族,大家照樣過得挺開心。關鍵是家長們不這么想,他們認為過了25歲就要考慮結婚了。”小潘說,“我不急,還早呢,我打算28歲后再考慮結婚的事情。現在剛剛參加工作,還是先把工作干好。再說,感情可遇不可求,正因為我們對感情重視,才不想在感情或婚姻上隨便。感情的事情順其自然的好,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會尋覓,但我還是相信緣分,不想刻意找。”
已參加工作4年的小劉告訴記者,他這兩年每年春節回家都要聽父母“念經”。今年過年回到家里,父母又催著他盡早結婚。“父母的感受我能體會,但是結婚是人生大事,不考慮成熟,我是不會輕易結的。現在事業剛剛起步,等事業基礎打牢了再考慮結婚也不遲。”小劉說。
“80年代初出生、現在還未婚的我們就是當今社會所謂的‘剩男剩女’了,其實也不是我們不想結婚,只是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而無法實現。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可以說是新人類的開始,太有自己的想法了,可能有時候過于追求一種完美和理想的境界。”同樣遭遇家長“催婚”的小馬說。
盡管時代變了,人們對于婚姻的思想觀念不像以前那么固執和封建,但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在父輩的心中依然根深蒂固。然而年輕一代對感情和婚姻有著自己執著的追求和堅定的信念。由于思想觀念的不同,父母和子女在婚姻的問題上發生了碰撞,“催婚”讓父母和子女都無可奈何。
可憐天下父母心,“催婚”是父母替子女操心的體現。在父母看來,這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子女在盡量想辦法安慰父母的同時,也保留自己的想法。(周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