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4日電 (鄧永勝)中國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曾懷揣夢想涌進都市,卻在高房價、高物價等生活重壓下無所適從;他們滿懷對“慢生活”的憧憬回到家鄉,卻因難忍環境落差而原路折返……
從當初的“逐夢”,到迫于重壓的“逃離”,再到紛紛 “逃回”……這一年輕的“圍城人群”實實在在的生活在我們周圍,其中不少人已過而立之年,甚至拖兒帶女,雖看似“青春無處安放”,卻繼續在各自的“路線圖”上堅守著。
五四青年節前夕,記者走訪了幾位遠離家鄉、堅持在北京奮斗的年輕人,聽他們親自講述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苦辣酸甜。
國企白領:追求觸手可及的幸福
“很難想象,當初揣著2000塊錢獨自一人來北京找工作的時候,是哪來的勇氣。”袁洋笑著說,眉宇間透著閑適與淡然。時過境遷,“80后”的她,如今已經如愿在北京買房安家,并在今年四月初與男友結婚。
袁洋2007年畢業于京外的一所高校。畢業前夕,她只身一人來北京求職,卻在因緣際會間,成功簽下一所效益頗好的大型國企。“找到這份工作非常關鍵,這讓我有了一個在北京立足的支點。”她說。
入職之后,她在工作中表現積極,很受領導賞識。“最初那一年壓力極大,三天兩頭出差,經常深夜兩三點還在加班寫文件。”但相應的,收入也頗為可觀。
買房之前,她一直租住在一間僅有十幾平米的小屋內。小屋略顯簡陋,卻也被她布置的很溫馨。租住了幾個月之后,浪漫不期而至。
“我們本來是一起租房的鄰居。” 袁洋談起和丈夫的戀愛經歷,“當時本想拒絕,可最終還是被他的堅持和誠意打動。”
兩人均有穩定的工作,在齊心努力下,幾年過后,終于攢夠房子的首付款;二人也最終攜手走進婚姻殿堂。
談及幾年來的經歷,袁洋說,也并未特意去爭取什么,一切似乎都水到渠成。“現在的工作已經沒有之前那么忙碌,但還是要趁年輕盡早把房貸換上。至于今后,我想考個MBA繼續充實下自己。但不強求,像現在這樣簡單幸福的生活就已經很好。”
考研人:哪怕僅有一絲希望的光
“今年又差了十幾分,和去年成績差不多。”談到今年的考研結果,張磊難掩失落的說。
這是他第三年的“鏖戰”,卻似乎從未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除了第一年進入復試后被刷以外,之后兩年,每次都距復試線十幾分。”
張磊家鄉在湖南,2010年畢業于北京的一所普通高校。進入大學后不久,他就立志要考取一所名校法學院的研究生。“報考難度極大,但我認為值得一拼,因為這是改變人生軌跡、真正在北京立足的重要一步。”他堅定地說。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成績優秀的他在大四那年放棄了保研,也錯失了諸多就業機會。盡管準備充分,初戰依然敗在復試中,但這并未改變其初衷。他索性在畢業后住進心儀名校附近的一間出租屋內,準備再戰。
令他沒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兩次考試中,卻因為競爭激烈、發揮失常等各種因素,均未能進入復試。“真的有些迷茫了。”他無奈的說,每次考前都是信心滿滿,卻連續三次鎩羽而歸。
“身邊的同學、朋友或者結婚,或者工作,讀研的也已經快畢業了。我卻一直還在花父母的錢,成了名副其實的啃老族。”他的沮喪溢于言表。
“來年還考么?”——“考,已經堅持幾年了,只要有一線希望,我都不想放棄。”回答這一問題時,他又立刻恢復了堅定的語氣。“但現在距離明年考試時間還早,我想先出去工作一陣,哪怕是兼職。賺錢的同時也可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
技術青年:代碼世界之外也有春天
“終于要有個屬于自己的窩了。”劉濤一臉興奮的說。幾天前,他剛剛簽下購房合同,很快將成為“北漂”中的有房一族。
自上大學后離開河北老家,劉濤已在外漂泊將近十年。畢業后,他選擇留在北京工作。先后換過幾家單位,目前的職位是軟件工程師。
“這工作雖然收入還可以,但終日和代碼打交道,內容枯燥、壓力大,經常需要熬夜加班。”劉濤說他是典型的“北漂”,沒有北京戶口、長期租房、擠公交地鐵上下班……
和很多“技術男”一樣,他不善言辭,但生活卻非常有計劃,幾年工作下來攢了一筆錢。“和女友在一起幾年了,準備年內結婚,所以先把房買了。”
對于以后的生活,劉濤的想法很明確,“馬上要結婚了,也成為房奴了,自然要更加認真的工作賺錢還房貸、養家。壓力再大也必須堅持下去。”
“從沒有考慮過回家鄉發展?”——“說實話曾經考慮過,這也是家人的意思。但家鄉是典型的熟人社會,很多事情要講人情、拉關系,否則也難有好的發展。北京雖然也難避免’拼爹’現象,但畢竟還有憑能力自由發展的一片天。”他說。(應本人要求,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