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想對未來的另一半說:“我沒多少文化是個粗人,可是能吃苦肯干活。有人說我脾氣不好,我盡量克制,但是我心好。如果你能誠心對我,我一定會盡力對你好。”
“環衛工人征婚,電話28128919”。昨天上午10時許,在本市河西區珠江道,一名男性環衛工公開征婚的招牌,吸引了路人的目光。“起初我也抹不開面兒,隊長告訴我說,大學教授還公開征婚呢,沒什么不好意思的。”當事人老崔紅著臉解釋說。
人物素描
“70后”老崔
“我叫崔芳超,同事們都叫我老崔。我是山東德州夏津縣農民,2006年來津,一直在河西區環衛局做環衛工人。”因為風吹日曬,老崔的皮膚有點黑,看上去有點顯老,但實際上,他還不滿39周歲。“我們老家記陰歷生日,我是1971年陰歷11月22日出生的。”
擇偶條件
“離婚喪偶帶孩子都行”
談到自己的長處,崔芳超不好意思地說:“沒嘛長處,就是身體好,能吃苦。”他想對未來的另一半說:“我沒多少文化,是個粗人,可是能吃苦,肯干活。有人說我脾氣不好,我盡量克制,但是我心好。如果你能誠心對我,我一定會盡力對你好。”
關于另一半的條件,崔芳超說:“沒嘛條件,只要看得上我,結過婚又離了的或喪偶的都行,帶孩子也行。”不過,他又接著說:“一個孩子可以,兩個不行,我怕抱不動。”說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生活經歷
獨自在外打拼
不知不覺就剩下了
樸實的老崔還向記者講述了他的生活經歷。“我老家比較偏遠。家有兄弟四人,姐妹二人,我在兄弟中排行老三。我爹死得早,我娘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
老崔說:“年輕時家里窮,沒人給提親,村里的姑娘也不愿意嫁到我家,就這么剩下了。”老崔家的人吃苦耐勞,日子逐漸好了起來。可出來打工后,老家的人不知道他在外邊的情況,就沒有人給他張羅找對象了。“我們那邊,自由戀愛的少,都是靠媒人提親,沒人張羅,基本上就沒對象了。”
現在,老崔在老家新蓋了五間磚瓦房,“一明兩暗的房子,還有東西廂房和院子。”老崔實在地說,“屋子里沒嘛擺設,也亂。”老崔在村里有2畝2分地,一年能有幾千元的收成。現在,地租給大哥,大哥每年象征性地給他700元錢。“也不是外人,沒算那么多。”
燒得一手好菜
工作之余沒啥花銷
來天津之前,老崔在縣城的一家飯館打了七年工,做得一手好菜。來津之后,住在環衛局的集體宿舍里。隊里統一開伙,一個月交120元伙食費,管飽。記者在隊部門口的信息牌上看到每日菜譜,周一是土豆辣子,白菜豆腐、包子,周二是饸饹面。
老崔負責河西區珠江道微山路至榆林路之間的路段。每天早晨3點半開始掃,7點半之前將整段路掃干凈。之后,隨時發現臟物隨時掃,一直到晚上6點半。這一天,除去中午吃飯休息,他基本都在這條路上。“不算累,就是得耐住性子。”現在,崔芳超每月工資1800元,花得不多,基本都能存下來。環衛工人的社會保障也在日益健全,將來可以免除后顧之憂。
崔芳超所在的河西環衛三隊珠江道分隊里,像崔芳超這樣的單身漢有4人,其中一個20多歲,兩個30多歲,一個40多歲。隊長曾亞萍是位熱心的天津大姐,多年來一直關心隊員們的婚姻問題。但是,她也是干著急沒辦法。“每天3點半就起床工作了,晚上到家6點多了,沒有機會跟別人交往,上哪給他們找媳婦去呢?”
老崔在征婚啟事上留下的電話是隊里的電話,曾亞萍希望借此機會能多吸引來一些姑娘,解決包括老崔在內的一應弟兄的婚姻大事。
新聞背景
一成環衛工是單身
河西區環衛局統計,該局目前單身男環衛工人70人左右,其中35至40歲大齡單身有擇偶愿望者38人。“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環衛工人,在我們環衛系統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但是由于不能解決婚姻問題,導致他們沒有歸屬感,情緒不穩定。”昨天,河西區環衛局工作人員稱,如果有外地來津女子愿意嫁給河西區環衛局所屬的環衛工人,河西區環衛局愿意為她們解決工作。
在本市各區環衛局了解到,大齡單身環衛工是本市環衛工人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占環衛工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他們幾乎都是外地來津務工人員,這些人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在老家找對象的機會。而環衛工工作時間長,社會交往相對閉塞的工作特點也給他們在津擇偶帶來了困難。環衛系統內部的女工很少,單身女環衛工更是少之又少,她們往往是婚后跟丈夫一起來做環衛工的。因此,靠環衛系統內交流,很難解決這些大齡單身環衛工人的婚姻問題。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