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新生代農民工:希望與躊躇并存 夢想與困惑同在

        2010年09月25日 14:46 來源:河南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編者按:他們來自農村,卻渴望融入都市;來到城市打工,不僅謀飯碗謀生存,而且謀事業謀發展;不僅被用人單位選擇,也主動自我選擇。他們善于把握自己,力圖通過個人奮斗實現人生價值。比起他們的父輩,他們有更多的訴求,更多的夢想。

          他們,就是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農民工。

          這是一個新興的龐大的群體。據統計,在我國1.5億外出農民工中,新生代農民工約占60%。

          “新生代農民工”之“新”,不僅新在年齡,更新在群體心態和生活質量。無論是在城市扎根,還是回鄉創業,他們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

          可是,城市里的住房、戶籍、就業、就醫和孩子就學等等問題卻時時束縛了他們飛翔的翅膀,在城市打拼的路上,希望與躊躇并存,夢想與困惑同在,實現夢想的路比別人更艱辛也更漫長。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傳遞出中央對“80后”、“90后”農民工的高度關切。各級政府部門也正根據實際,積極穩妥地給新生代農民工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條件和空間。

          本期特別報道中,我們走近這些“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傾聽他們的酸甜苦辣,他們的夢想和青春故事。期望通過他們的創業歷程,能為更多的新生代農民工提供借鑒;通過他們心聲的傳達,贏得社會方方面面對這一“生力軍”更多的關注、愛護和支持。我們堅信,人生的路,在新生代農民工的腳下,會越走越寬廣。

          年入60萬 

          (楊沈, 24歲,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人。初中畢業到廣州打工,下過車間,做過管理,跑過銷售。2009年初,回到黃臺崗鎮的南陽市金田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為駐馬店市的銷售經理。)

          一身黑色休閑運動衣,皮膚有點黑,高大、帥氣、陽光……9月19日,記者見到年薪30萬的“80后”農民工楊沈,“小麥專用肥3000袋,生物有機肥1800袋……”他正拿著訂單,仔細核對數目,指揮化肥裝車,臉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1986年出生的楊沈,幾年前初中畢業便獨自南下廣州闖蕩。他先在一家服裝廠做加工,沒日沒夜地干,一個月也就2000多塊錢。“咱雖然缺錢,但更想有尊嚴地活著。”楊沈說。憑著這股倔勁兒和闖勁兒,楊沈離開服裝廠。在新公司,楊沈靠愛學和肯吃苦,很快就由管理轉到銷售,月工資拿到了7000多塊錢。

          “在外游子,心始終是漂泊的。”2008年底,楊沈回家過年,才知道黃臺崗鎮開家化肥廠,叫金田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他去廠里一考察,感覺生產規模挺大,公司也急需人才,員工“三金”也有保障,楊沈決定留下來。

          公司安排楊沈任駐馬店市的銷售經理,一到任,他就馬不停蹄開拓市場。一個月的時間,他跑遍駐馬店10個縣市的化肥代理點。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公司銷往駐馬店市的化肥達7000噸,實現了他年薪30萬的夢想,就在這一年,他在南陽市買了房子,娶了媳婦,還買了車。

          “今年市場更成熟了,目前我銷售的化肥已經是去年的兩倍還多,今年收入突破60萬沒問題。”楊沈臉上掩飾不住笑意,“咱農民工,照樣也能有尊嚴地掙大錢。我的夢想就是辦個加工廠,自己當老板。”□本報記者 闕愛民 本報通訊員 刁良梓

          憑本事吃飯

          □本報記者 李虎成

          本報通訊員 代 娟

          (徐杰,26歲,新鄉市原陽縣人,在城市闖蕩7年,做過裝修工、業務員、足療師、保健品直銷等工作,目前在一家足療按摩院當技師,夢想是開一間自己的按摩店。)

          “坐辦公室,頸椎腰椎不舒服是常見職業病,要多注意活動……”9月20日,記者見到徐杰,他正為一名顧客做頸部保健。手在忙活兒,徐杰嘴也沒停著,不時給顧客介紹一些保健小知識。

          高中畢業后的徐杰即開始了“農民工”生涯,先后跑過新鄉、鄭州、北京、深圳、濟南等城市,當過業務推銷員,做過保健品直銷,當過足療保健師,闖了一圈,又回到新鄉。

          跟徐杰聊天時,你會覺得,這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小伙子有太多自己的想法。通過學習,他即將拿到大專畢業證,馬上還會參加中級會計師的考試,希望35歲左右能考取國家注冊會計師;這幾年做保健技師的經歷也讓徐杰迷上了保健,在好多店,他一邊當學徒一邊學本事,想在將來開一家屬于自己的推拿按摩店。“門店正在物色中,將來我還要創立自己的一套管理體系,每一個獨立的店離了我照樣能運轉,這樣我就可以開更多的店,來扶持像我一樣有創業夢想的農村娃。”

          見徐杰不消停地換工作,父母總罵他不務正業,瞎折騰。徐杰則不屑:他是在用大腦掙錢,據說80%的有錢人都是靠脖子以上的部位吃飯的。

          如今,在城市里折騰了7年的徐杰覺得社會很現實,他還是堅持做一個籬笆三個樁里的一根“好樁”,不眼高手低,踏踏實實做事,不斷完善自我,爭取憑真本事走得更遠。②9

          立身靠誠信

          □本報記者 吳 燁

          本報通訊員 楊國良

          (張海,28歲,三門峽市湖濱區楊窯村人,先后在家鄉和青海打工,后成立自己的打樁隊,常年在外地搞工程地基處理。)

          中秋節前夕,28歲的張海剛從甘肅蘭新高鐵建設工地回到家,還沒顧上洗把臉,就接到了太原一客戶的電話,讓他速到太原商談工程事宜。

          家住三門峽市湖濱區楊窯村的張海擁有一個“打樁隊”,長年在外地搞工程地基處理。鄰居們說:這小伙子真行,短短的兩年時間,就由一名普通打工仔,成長為一個擁有20多名員工的小老板。

          但張海心里明白,在外務工不容易,當老板更難。

          2001年,中學畢業的張海到三門峽網通公司當臨時工。2008年,他只身來到青海一個打樁隊務工,干了倆月,他發現干“打樁”這行利潤豐厚,產生了單干的想法。他一邊干活一邊討教,很快就摸到了一些“小門道”。

          同年11月,張海做通了父母的工作,從親戚朋友處東挪西湊了40萬元,買了一臺被稱為“打樁機”的灰土擠密樁,很快從本地拉起了一個十多人的施工隊。

          張海的第一單生意是給一個家屬樓打地基,但由于經驗不足,管理不到位,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賠了一萬多。盯著簡陋的民房,張海從心底感受到西寧天氣的寒冷。

          第二單生意是個難啃的“硬骨頭”:一家單位要拆舊樓并在原址上蓋新樓。行內人都知道,相對新工地而言,處理老地基的難度要大得多。然而他已與對方簽了合同,雖說不干自己也不會受多少損失,但這樣做會大大影響自己的誠信。張海決定,再難干也要干好,一定要在當地干出點名氣。

          這單生意順利完工后,合作方十分高興,當地都知道有個河南小伙子的打樁隊技術十分過硬。接下來,張海馬不停蹄地接了兩單大活兒,把隊伍開進了蘭渝鐵路、蘭新高鐵工地。②9

          不單為賺錢

          □本報記者 王 平

          本報通訊員 張 輝 姚坤鵬

          (佟輝,1988年生于永城農村。四年的打工經歷,從南到北,從流水線上的操作工到華星集團員工,剛剛22歲的她有了一分與自己年齡并不相仿的成熟。)

          9月21日,我們在永城市華星集團營銷公司,見到了這個活潑、開朗、喜歡熱鬧的“80后”姑娘。

          4年前佟輝開始外出打工。 今年剛滿22歲的她,已經干了不少工作,其間投出簡歷40多份,參加了10多次面試,換了不下3份工作。剛到南方打工時,先是在流水線上干了將近一個月的操作工,而后便很幸運成為“管理層”,不過在這家廠子干了將近半年,佟輝就辭職了。她說,那時工資雖然不低,可從簡單操作到做售后服務,這些工作在短期內就能夠上手,流程都是一樣的,長期做下去,不會有業務能力上的提高,也無法挖掘個人的潛力。做操作工時,有時要加班到午夜,身體疲乏是很正常的,但精神上的疲勞感卻讓她焦慮。

          好的精神狀態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她又回到了家鄉永城,在華星集團上班,“在這里我很有歸屬感。” 佟輝爽快地說。

          “我不想只賺錢,不想像我的父母一樣出去靠體力賺錢,我想學到本事,擁有一門技術,更不愿意別人只叫我‘農民工’。”②9

          想做“鄭州人”

          □張鳴飛

          (張永喜,28歲,宜陽縣尋村鎮人,高中畢業外出打工,做過洗碗工、司機、安裝工,目前擁有兩家潔具店。)

          第一次見到張永喜,是在我裝修房子期間。那天,我到一家潔具用品店打算購買新房子急需的潔具。那個店是玻璃門,四面透風,里面一個年輕人正在整理床鋪,薄被薄褥,室內非常簡陋。他禮貌地問:“想買什么?隨便看看吧。”

          這個年輕人就是張永喜。

          由于學歷低又沒有技術,剛開始打工時,他只能進餐館當洗碗工。有一次,他正在收拾桌子,一個家長指著張永喜對他的孩子說:“學習不好也讓你來干粗活!”他聽了心里很是酸楚,很想告訴他們,自己學習很好,只是因為交不起學費才出來打工的,但他還是忍住了。

          在餐館、在工廠、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張永喜干了多少種工作,受了多少次委屈,他自己都記不清了。2003年,他來到鄭州一家建材公司,每次在搬運完貨物后,他就用心地看師傅們安裝水暖器材,并很快熟悉了各種安裝技術。不久,他跳槽到了另一家更大的建材公司。在這家公司,他開始留意進貨渠道和銷售,抓緊一切機會學習經營。

          現在的張永喜擁有兩家銷售安裝潔具的店面。他說,等他在鄭州買了房子,才算是真正在鄭州安家,到那時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父母接來,讓父母安享晚年。策劃 高金成 執行 黃 俠

        參與互動(0)
        【編輯:吳博】
          ----- 社會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偷拍精品久久91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v | 最新亚洲国产AV | 性感少妇综合网 |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日本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