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走在廣東省恩平農村,處處可見一支支由十幾位男女組成的“農事鐘點工”隊伍在田地里忙活。他們犁田、拋秧等農活樣樣精通,往往是這家還沒干完,另一家又來預定,可謂“生意興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這種常年在家門口打農工“淘金”的“農事鐘點工”,在恩平市起碼有上萬人。對這一可喜現象,當地領導這樣說:“農事鐘點工”是經濟制度改革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靈活、便利而又經濟的用工方式,是農業勞動力資源的一種重新配置,是農業生產向集約化、社會化、現代化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近千臺小型農機具投入“打工”
正值春耕大忙,恩平市的數十萬群眾正忙著春耕春種,不過,和前些年不同的是他們并不為眼前的忙碌發愁,因為時下活躍在鄉間的“農事鐘點工”為他們解了憂。在沙湖、牛江、圣堂、良西、橫陂等鎮,不少農民提前安排好了家中的農事,忙著給農業大戶當“鐘點工”。
近年來,隨著農業耕地向種養大戶集中,或有的農民長年在外打工、做生意,農忙時無法回來搶收搶種,需要雇人來幫忙,因此,“農事鐘點工”便走俏起來。在恩平市,在家門口打“農事鐘點工”的就有上萬人。前幾年,有的農民瞅準了“農事鐘點工”這個掙錢的好項目,在家養上一頭大水牛,專門在農忙時節“出工”。現在,恩平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各地都在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因此,一些有頭腦的農民便抓住這一機遇,合資購置了小型農機具,專門在農忙時節為種養大戶或缺乏勞力的農戶打“鐘點工”。據統計,今年春耕時節,恩平市共有近1000臺小型農機具投入“打工”。
“技術鐘點工”走俏田頭
牛江鎮是恩平市“一鎮一品”的示范鎮。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馬鈴薯生產一直都向種養大戶集中,雇“農事鐘點工”管理就是情理中的事。牛江鎮近年種植馬鈴薯都在5000畝左右,今年更是達9500畝,而且大部分是由恩平市豐江農業合作社牽頭種植的,工作量很大,需要請一批“鐘點工”幫助施肥、管理,但這種技術性的農活不是隨便都能勝任的。這時,一批有經濟頭腦、有技術的“農秀才”抓住這一商機,巧打生產經營“時間差”,走出家門做起了與體力型“鐘點工”有別的“技術鐘點工”。
恩平市牛江鎮豐江農業合作社社長馮柱泉一直從事農業生產技術鉆研,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尤其在種植馬鈴薯方面,可謂是“土專家”。多年來,他通過自己親自授課,或請省市專家講解新技術,先后舉辦了培訓班5期,培訓農戶500多人次,使大家掌握了馬鈴薯、甜玉米、香芋等栽培技術。現在,這班學員學成后,除了自己利用學到的技術搞好自己的農業生產外,還利用自家生產的“時間差”,為種養大戶或缺乏技術的農戶“打工”,賺技術錢。據該鎮領導介紹,現在牛江鎮有一技之長的農民約有上千人。
近年來,恩平市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吸引了一大批經濟能人到當地租田租地大搞種養,使該市的農業結構調整逐步走上了規模化、區域化、特色化的軌道,并建立了優質谷、水果、蔬菜等農業生產基地,而規模化種植所需的種植、施肥、田地管理等工作就少不了要請鐘點工,但這些工作專業技術性較強,因此,“技術鐘點工”在恩平農村便成了“香餑餑”。
“農忙打工隊”應運而生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恩平農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農忙時節,他們因工作無暇顧及家中農田,許多家庭為勞力不足而犯愁。與此同時,該市也有一部分因各種原因留守在家的富余勞動力,忙完自己家的農活后就無事可做,需要通過“打短工”的形式增加收入。
一方需要勞力支援,一方希望“出租”自己,因此,這種專為缺乏勞動力的農戶服務的“農忙打工隊”便在恩平農村應運而生。這種“農忙打工隊”有別于其他農事“鐘點工”,大多是松散型的,一般都由同村的農民自發組成,三五成群,靠手工勞動為本村和鄰村勞力緊缺的農戶“打短工”,進行田間“鐘點服務”。農忙一過,他們就自行解散。這種“農忙打工隊”由于召之即來,因此在當地十分搶手,特別是沙湖、牛江、圣堂、君堂、東成等僑鄉鎮,“農忙打工隊”尤為吃香,每到農忙時節,“訂單”便接踵而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活躍在該市農村的“農忙打工隊”就有上萬人之多,成為了推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馮春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