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經濟發動機”迪拜世界公司將延期償還590億美元債務的消息震撼全球金融市場。許多市場人士指出,迪拜的盛衰與其地產開發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有關,可謂成也地產,敗也地產。 中新社發 井韋 攝
意料不到,一場“迪拜債務危機”,把溫商又一次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迪拜,曾經是溫州商人淘金的“沙漠綠洲”,如今卻正遭遇著經濟“沙塵暴”。上月25日,迪拜宣布,將重組其最大的國有企業迪拜世界,這個公司的六百億美元欠債至少將延期6個月償還。于是,“溫商迪拜淪陷”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些媒體把焦點對準了溫商。
處于輿論的漩渦,真相是否被支離?記者電話連線阿聯酋溫州商會會長陳志遠后,又于12月4日趕赴上海,采訪十天前剛從迪拜回來的澳大利亞人白木,以及因在迪拜購島被媒體渲染成受重創的中州集團董事長胡賓,聽聽親歷者的聲音。
談迪拜上海島
沒開工哪來的停建
“你們溫州的記者能來,太好了,你們可以把真相告訴大家。”12月4日晚,來接機的白木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幽默健談。這位來自澳大利亞的“中國通”,曾經七訪溫州。今年他常駐迪拜,幫助他的溫州朋友胡賓處理協調迪拜公司的事宜。
白木說:“此次危機主要是出現在房地產業。其實迪拜的房價從去年就開始跌了。”白木認為,迪拜債務危機被夸大化了,迪拜60%的項目都已經建設完畢。
最近關于迪拜溫州商人的負面報道很多,“對這些傳言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出來的?今天還有上海的記者來采訪我,說迪拜上海島停建了,我回應她‘女士,迪拜上海島開工都沒開工,哪來的停建’”。白木聳了聳肩膀,向記者做了個氣憤的表情。
迪拜現有140多萬人,其中外來人口就有100多萬,大部分是投資商。在迪拜的15萬華人中,浙商占了2萬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溫州人。
2007年10月9日,胡賓旗下的中州集團斥資2800萬美元,購得“世界島”版圖上的“上海島”,成為浙商在迪拜最大的一筆投資。近段時間有媒體報道說中州被套迪拜、上海島損失10億元。白木說,迪拜上海島并不是一次性付款的,原計劃今年12月交完款,去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州就被對方通知推遲交款,目前只付了全款的30%。中州原定是2008年1月開盤售樓的,因為美國次貸危機,胡賓果斷地暫停售樓,所以上海島至今都未開工。
白木還告訴記者,“我在迪拜接觸到的溫州人是很棒的,他們做貿易生意沒什么太大損失,他們的生意還在繼續。有聽到過外國人破產跑路了,還沒聽到過有溫州人跑路的”。
談“被破產”,
“上海島”現身昆山淀山湖
12月5日中午,在中國的“上海島”,胡賓接受了獨家專訪。47歲的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老些,他用帶著濃重文成口音的普通話說,現在背著這么大的“名聲”,壓力很大啊。胡賓說,這是他被卷入迪拜事件后,唯一一次接受采訪。
這座中國的“上海島”,即胡賓從迪拜抽身后打造的昆山淀山湖上海島莊園,占地六百畝,建有度假別墅、游艇俱樂部。一期已竣工,28棟別墅即將開盤。二期上個月已經開工。
“有媒體報道我因為迪拜被套要破產。可這樣的報道,根本沒有采訪過我,也沒來個電話向我求證一下。我還是收到朋友發來的短信‘胡董,祝你早日渡過難關’后,才知道的。”這是胡賓的嘆息。
1990年從文成建行辭職下海的胡賓,于1998年組建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州集團。溫州市區府東路的中州大樓是該集團開發的。在迪拜買島之前,胡賓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房地產商。迪拜買島后,這個素來低調的溫州老板,幾乎一夜之間成了名人。
這次,因為迪拜,他又成“名人”。
胡賓說,美國次貸危機一出來,他就果斷暫停了迪拜上海島的項目,把精力轉回了國內房地產的開發。他在建的淀山湖房產項目,命名為“上海島”。胡賓說:“當初出國投資房地產項目,就是想能‘兩條腿走路,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互補’。”當問及是不是如媒體報道的那樣中州要賣掉迪拜“上海島”時,他說:我不會賣,但是要等待開工建設的合適時機。
談迪拜樓市危機
“炒樓花”埋下巨大風險
迪拜樓市危機始于去年。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溫州房地產幾年前瘋狂過的“炒樓花”現象,也在迪拜上演。
“在迪拜的溫州老板,基本上沒有不投資當地樓市的。”陳志遠說,現在他所知道的已有好多溫州人放棄了在迪拜的地產投資,拋售已購置的或已支付部分美元的房產。
胡賓回憶,當時在迪拜投資房地產,的確是很誘惑。“當時確實太火了,買島建別墅的消息一發布,王室一成員就要預訂20套別墅,5個俄羅斯人還拿著支票要預訂20套。6000萬人民幣一投下,馬上就可以賺十幾個億。溫州人說‘花點小蚯蚓釣大魚’,這是釣鯊魚呀。”
事實上,迪拜是一個“免稅天堂”,當時炒樓的回報率非常高。迪拜的樓盤交易不需要預售許可證,只要看到圖紙,就可以買賣。
阿聯酋亞洲商務衛視董事長、溫商王偉勝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當地的售樓方式就像“賣樓花”,房屋還在做基礎工程,業主就可以分期付款買樓了。首付10%,投資回報率最高可達100%,而且沒有任何稅收。
正是“炒樓花”埋下巨大風險,才有了今日迪拜樓市神話的破滅。
有報道說溫州人在迪拜樓市的損失高達20億元。陳志遠說,后來高位接盤的溫州商人肯定會有影響,但這個數據肯定被夸大了。他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說,溫州商人在迪拜主要從事的是轉口貿易,即以迪拜等地為中轉地,向中東、非洲銷售鞋服、五金、汽配等。轉口貿易在這次迪拜債務危機中,并沒有受什么影響。
不過,這些親歷迪拜事件的溫州商人們也表示,這次事件帶來的最大教訓就是,投資不能頭腦發熱。
談未來
陽光總在風雨后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迪拜,是歐、亞、非中轉貿易的橋頭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中東也是溫州輕工商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
溫州人沒有放棄。上個月15日,40家溫企組團參加了第六屆中國(約旦)商品展。溫州鞋還“走”進了中東王室,阿聯酋、沙特等中東王室還采購了高檔溫州鞋,這些鞋出廠價都高達數千元人民幣。走俏中東的還有溫州按摩保健器材。
而在迪拜的溫州商人們也看到了危中的“機”。樂清市芙蓉鎮的林經理在迪拜從事鉆頭銷售工作,他的連襟也在迪拜賣牛仔褲。兩人均表示,迪拜危機對他們影響不大,但近段時間由于房價降幅較大,他們及部分樂清籍商人躍躍欲試,計劃買房子買店鋪了。因為隨著房價的一路下挫,有的樓盤跌到只有原價的三分之一了,他們覺得現在買比租還劃算,做生意的成本可以降下來了。
“迪拜的區位優勢和免稅政策是吸引我們的最主要原因。只要這些因素不變,我們的生意照做。過了這個階段,還是能夠很好地發展。”陳志遠表示,經過金融危機一年來的考驗,不少溫商的抗風險能力也在提高,不會輕易被擊倒。
迪拜仍有機會,這是親歷迪拜危機的溫州商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尤成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