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石油等能源的日益枯竭,利用單細胞微生物微藻來產氫、制油、煉制烯烴等新能源研究炙手可熱。大連化物所作為國內最早進行微藻能源開發的機構,目前在理論研究和實驗室規模系統上處于國內領先地位。“但這種領先的機會稍縱即逝。”11月8日站在化物所一棟樓房的天臺上,海洋生物產品工程組的曹旭鵬博士指著一排排規模培養微藻的封閉式光生物反應器,不無急切地說到。盡快將大連的微藻生物產業快速從實驗室過渡到工業化階段,成了研究人員最大的企盼。
記者看到,一排排玻璃器皿里的水呈墨綠色,這是1立方米微藻高密度培養的中試系統,只需要太陽光,微藻就能自養,光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吸收效率都遠高于開放式戶外大池培養系統,微藻含油量已達藻生物質干重的40%。特別是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建在電廠附近或偏遠地區,利用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余熱和水或城鎮污水進行微藻培養。“如果建立1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培養規模的示范,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大連市在微藻生物產業研發地位,帶來新的產業方向。同時,這種微藻高密度培養技術能夠為海水養殖提供高質量的濃縮微藻餌料。我們希望與企業界和養殖單位結合,形成以大連為基地,輻射全國海岸帶的微藻生物產業。”曹旭鵬說。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海洋生物產品工程組的研究團隊,在張衛研究員帶領下,早在2000年經過充分考慮大連的地區優勢和資源利用情況,開始開發海水微藻的高光效、高密度培養技術,在973項目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在過去的幾年里海水微藻產氫速率提高了上千倍,產氫速率與美國加州大學的衣藻產氫研究結果基本相當。該項技術已申請7項專利。大連化物所正在開展第二代微藻產氫技術的開發,產氫速率會有幾十倍的提高,產氫能力在現有基礎上還應有至少上百倍的提升空間。研究人員近期還開展了微藻生物質高效催化裂解烯烴的研究。已有初步結果表明,微藻生物質煉制烯烴技術具有切實可行性,期望能成為微藻生物質產業應用的另一個突破口。(閻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