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溫州、泉州、東莞,分別代表了沿海經濟的四種模式,廈門大學調研團隊專門調查了四地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和應對方法,東莞是他們調查的最后一站。8月29日,本報“民間智庫”論壇與廈門大學調研團隊合作,邀請東莞企業和政府代表交流各個城市“過冬方法”。
東莞對外貿依賴性最強
四種模式誰會在經濟寒冬中“傷”得最重?廈門大學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盡管東莞的外貿依存度是溫州的六倍,但東莞的受影響情況要比溫州好。
廈門大學以2006年的統計數據為例,指出東莞的對外“依賴性”最強:四地相比,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占工業產值比重,東莞位居第一,而凈出口依存度,東莞同樣位居第一。盡管對外依賴最強,但東莞在金融危機中不算傷得最重。
廈門大學團隊認為,這四種模式有著四種不同的資本結構。東莞和蘇州都是以利用外源性資本著稱,但兩者也有區別,東莞以發展“原料和銷售都在國外”的出口加工貿易為主,蘇州以外資企業加工再出口為主。
而溫州走的是另一條路,它依靠內源性資本,以本土企業開展一般貿易和境外投資為主。至于泉州,它更像這前面三種類型的融合體,依靠內資并引進僑資僑匯,注重國內市場,兼顧國際市場開拓。
行業融合是“御寒”新方法
行業融合成為眼下“經濟取暖”的流行方式。在溫州,一家名叫“優衣派”的集團公司在危機中誕生,她由八家核心企業共同投資組建,目標定為“為中國打造世界的時尚品牌”。而東莞的“世界鞋業總部基地”也正在醞釀進一步的行業整合。
廈門大學團隊分析“優衣派”時指出,溫州企業數量多、科技水平低、產業規模小,而重組可以避免重復投資,重復生產;此外,集團公司可騰出手來集中開展品牌創建和營銷網絡建設,專注高科技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與溫州不同,東莞行業組織的松散現象幾乎是各方嘉賓的共識。“原來和香港聯系,只需要縱向聯系,現在已經到了需要行業內橫向聯系的時候了。”一位政府公務員說。東莞某電子企業的文小姐說,在東莞這片土地上,商會不可能很好發展,大家不夠團結。
但是,危機之下東莞的行業融合已經慢慢起步。“世界鞋業總部基地”目前已經做出嘗試,將中小鞋業的品牌捆綁,組成“東莞鞋業品牌聯盟”,從而順利打入東北市場。“如果不做聯盟,單一品牌是很難進入的。開企業銷路也需要整合行業力量。”世界鞋業總部基地的張鴻說。
“溫州缺乏產品創新。東莞缺乏營銷和資金運作。我們的內功是非常好的,就是缺乏渠道。”張鴻說。他認為,現在東莞自我宣傳的意識也已經覺醒,不再是只顧“埋頭走路”了。(李衛國 沈榮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