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罛(音姑),是沿海過去使用的一種漁法,即敲板驚魚、驅魚的圍捕作業。
潮汕的扣罛,一般使用多艘船只在山門(漁場)擺開圈子,漁民一邊敲擊船板驚魚,一邊將圈子逐步收縮,把魚群驅入布好的大網,然后起捕。
清代李調元的《南越筆記》列舉了粵海幾種扣罛的方式:1、深罛,圍捕上層魚類。2、索罛,捕較深層魚類。3、板罛,小圍捕。4、圍罛,雙船作業。
實際上,潮汕的扣罛,種類繁多,漁法不一,不止李調元所舉的四種。
扣罛之大型者如南澳島,由 公罛母罛二大船,集合三十至四十只小艇,漁民一百多人,擺開一個一、二千米大的圈子,漸次收縮驅魚。
小型的扣罛,如饒平海山東港的東邊村,僅用兩只小船,配著兩領聯綴的網,每條船頭配有兩個擊板的漁民,逆流撒網,邊敲板使魚順流入網。名叫“撾魚”。南澳島的深澳更簡單,甚至不用船只,直接使用一只小竹筏張網,擊板驅魚入網。即“扣撾”,每條筏就是一個作業單位。雖是小捕,但也屬使用音響,歸入扣罛漁法。
近代,南澳漁民還使用一種連環扣罛法:以其一作為“主扣”圍捕,而在“主扣”的網外另設一“副補”,即在金龍魚大汛時,圍捕“主扣”的漏網之魚。這種漁法,主要在南澳島隆澳東鄉的漁村。
扣罛的方法很特別,即“擊柝傳聲”的方法,潮汕的罛船上,多用一塊約莫二尺長的硬木特制的梏板,放置船頭。作業時,每條船用漁工二人坐船頭,使用木棍敲擊梏板,木棍敲一敲,木砧會響一下,跳一下又一聲響,這是很有講究的。這種聲波很厲害,據說群艇一齊敲擊,震力可達十公里的范圍。這種聲波是魚很懼怕的,石首魚聽了都會不由自主處于半昏迷狀態,失去游竄能力。聽任驅遣,因為石首魚腦中長有二顆耳石,對水中的聲音十分敏感所致。
但扣罛漁獲的不全是腦中有石的魚類,古人早有在淡水溪河中“驚魚入薪”的漁法。即一種原始的扣罛。又如捕鱭,即鳳尾魚,舊時榕江就有捕鱭記述:“南浦……鳳尾魚(俗名刺魚)群集,漁人捕之。日間漁舟數十,設計圍捕,由遠而近,敲木柝、擊船板,仿乎吆叱之漁歌,然后眾網漁魚。”(《揭陽城坊志》)這也是用扣罛。鱭魚在韓江、榕江、練江流域及河口都有分布,它不是石首魚,但也懼怕音響,說明魚類多對聲音刺激有反應。而南海金龍魚群在索餌和生殖洄游中棲集性強,當年作為主捕而已。
據記載,這種作業明朝時起源于饒平濱海的大埕鄉,盛于南澳島,后風行于澄海、潮陽、揭陽、汕頭、惠來。清末民初時,潮汕漁民多以此為生,扣罛的罛艚遍布各個漁村,當時金龍魚在粵東海域增殖得很密集。扣罛的漁獲量也多,清代郡庠生林郁有《竹枝詞》第二首云:“舉網獲魚日日然,榮歸滿載駛頭前。多魚不說換多酒,共笑金龍不值錢!”
《汕頭水產志》曾統計,單個的大型罛艚平均網次曾達10—15噸。所以魚豐價賤,使當年金龍魚這種名貴的魚類挨街塞巷,成為濱海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菜。
大埕鄉是率先采用扣罛的漁村,扣罛作業一直到1962年才被漁業部門禁止。現在漁村的七十歲上下的老人對扣罛多有記憶。大埕鄉的鴻程,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后從事扣罛的漁民有一千人,有很多的罛艚。土名叫“烏肚”、“頭梟”等,罛號叫“金合法”、“金合利”等。罛號有嚴密的紀律,召集用吹螺號,在福建的山門吹,比如一長二短或一長三短,漁民一聽便知道了,作業時看大船上的紅旗,旗倒了馬上停止敲,旗豎馬上敲,一點都不差。傳說過去清朝時有個縣官曾隨罛船出海,果然見令行神速,感嘆甩旗比他的令旗還管用。那時,扣罛的地點在大埕灣或福建東山的山門,擺圈時用三十多條船,小船每條5、6個人,大船人較多。漁獲分配時一人二、三條金龍魚,多的時候5、6條魚,一條一斤左右,有的人吃一條,剩下拿去賣,也有的人舍不得吃,都拿去賣,一般到“一流”或年底再結算。罛頭(技術員)有本地,也有外邊的,分配就比較多。
扣罛——這種漁法,由于具有太強的捕撈能力、比較單一的捕撈對象,對沿海石首科魚類的生存、繁殖構成滅頂之災,1964年5月,汕頭水產部門在廣澳、南澳封掉最后一艚罛網,粵東的扣罛全面停止。(蔡黎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