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春7月19日電 7月18日,長春市市長祝業精與“首屆中國網絡媒體吉林行”的數十名記者會面,并接受了采訪。
祝業精指出,振興老工業基地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長春市在謀求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遵循的總體思路就是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四新”,即“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路子”。具體到長春市,長春把振興的重點歸結為“十個字”,即“改革、開放、放開、環境、協調”。“改革”,就是改革現有的國有企業,甩掉包袱,輕裝前進。“開放”,就是要通過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培植大項目,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放開”,就是放開民營經濟發展手腳,使民營經濟成為振興老工業基地的主力軍。“環境”,就是轉變政府職能,更多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營造良好的創業、發展環境。“協調”就是經濟社會、城市農村協調發展,實現全面振興。目標就是到2010年,把長春建設成為技術先進、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新型產業基地。
祝業精稱,振興戰略提出至今轉眼間已近三年。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長春老工業基地振興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實現了較快發展。GDP平均增速超過兩位數,預計到今年年底可突破1900億,比2003年增加560多億元。二是實現了良性的發展。有兩個主要標志:一個是經濟增長質量明顯提高。2003年以來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始終保持在10%以上。另一個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比2003年提高3.5個百分點,達到41.5%;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超過345天。三是實現了全面的發展。有三個主要標志:第一個是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市本級財政用于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的支出年均增長34%左右,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等一大批民心工程,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第二個是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所轄四縣(市)GDP平均增速達到14.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7個百分點。同時,農村各項社會事業也有較快的發展,農村面貌和農民精神風貌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第三個是老百姓在發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實惠。截止到2005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65元和4180元,分別比2003年增長27.3%和22.5%。
祝業精還強調,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過去長春發展比較慢,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項目上的不夠,發展后勁不足。振興戰略提出后,長春把上項目、增后勁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推動長春振興的一個重要手段。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后,長春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覺得國家要調控的主要是過熱的地區、過熱的行業,只要長春規劃的項目符合國家政策、有利于長春發展,就大膽地上。在具體實施上,長春做到了“三個堅持”:
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確保項目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緊密銜接。在發展方向上,按照“南拓東展北優西控”的原則,實施城市布局結構調整,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廣闊空間。在城市西南和東北方向,正在規劃建設占地126平方公里的汽車產業開發區和近47平方公里的玉米工業區。這兩個開發區成立時間雖然不到一年,已經有“阿文美馳汽車門內板”、“20萬噸玉米化工醇”等一大批投資超億元大項目已經紛紛落地,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城市東南方向,正在規劃建設凈月生態城,科技文化綜合中心、汽車文化園等一大批項目正蓄勢待發。在城市北部,改造大鐵北戰役全面打響。規劃的五大類、65個重點建設項目,已經開工建設31項。可以說,以園區為平臺,以項目為載體,長春大發展、快發展的空間格局已經拉開。在項目選擇上,長春是本著“著眼長遠、環保第一”的建設理念。對高污染、高能耗項目,不管短期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收益,長春都堅決不上。
二是堅持多管齊下。通過 “上爭、下促、外引、內培”,深挖項目潛力,擴大投資增量。“上爭”,就是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里項目。比如,長春僅國家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工業項目就爭取到兩批14個,總投資70多個億,在東北四個副省級城市中是比較多的。“下促”,就是與各縣(市)區層層簽訂責任狀,通過行政壓力激發各責任單位搞項目的動力。例如,對老工業基地振興的32個重點項目實行了市級主管領導重點包保,將172個重大項目分別下達到各縣(市)區、開發區及市直有關部門,落實的都比較好。“外引”,就是盯住500強等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積極尋求多種形式的項目合作。“內培”,就是根據產業特色和資源特點,培育自己的品牌企業和優勢項目。例如,大成、皓月等一大批企業集團,都是在長春“土生土長”的。
三是堅持重點突破。努力破解土地和資金“兩大難題”。土地和資金歷來是制約長春市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的兩大瓶頸。隨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這兩大制約因素得到了有效緩解。土地利用方面,省里給了長春市大力支持,每年的建設用地指標都優先保證長春市發展需要。資金籌措方面,全面加強了與開行、農發行、中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爭取到了較多的貸款支持,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資金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