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河南開封一網友“黃五”,在網上推出一個“傾城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到2008年奧運會時,開封城墻內封城,成為全球最大的主題公園,全城穿古裝,醫生不叫醫生,叫郎中;城里沒有警察,全是捕快……以復古的形式吸引中外游客。他的想法被當地政府部門拒絕。
這個不切實際的計劃把近來流行全國的“復古表演秀”推到了一個荒唐的高潮。此前,已經有人在網上拋出了“黃帝紀年論”,此外,“博士服改漢服”、將地名復古的各種觀點此伏彼起。對此,政協委員王旭東說得非常透徹:這些舉動,并未涉及傳統文化的內核,只是文化表象、文化符號或文化載體等形式上的“復古”,只能在吸引目光上起到“表演”傳統文化的效果,有時甚至是對傳統文化的誤讀。
現在不少國人出現了一種“身份定位”的焦慮,覺得民族文化的傳統在日益消弭,需要人們自覺地捍衛保護,傳統文化亟待復興。中醫存廢的爭論、保衛中國節的呼吁、讀經運動的興起,正是人們內心焦慮同時積極思考的體現,這種焦慮,這種思考,非常難能可貴。
但是,“復古表演秀”的性質完全不同,它們更像是戲耍,缺乏一種將傳統文化和現代價值很好地結合起來的意識,缺乏對傳統文化內涵的尊重,也缺乏對現實生活的把握。因此,顯得膚淺而不見真誠。特別應當警惕的是,當政治腐敗、商業炒作與“復古表演秀”一拍即合的時候,勞民傷財的悲劇定將上演。真正被損害與被侮辱的,正是傳統文化的精髓。
傳統文化的復興,在于研究、在于現實生活中的實踐和積淀。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中國人所需要的文化復興,是傳統文化在現代人手中復興,不是在古人或仿古人手中復興,復興的是現代人需要的東西,不是倒退到三綱五常的專制意識形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