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1月29日上午,安徽原副省長王懷忠等6人的贓物拍賣會舉行,300多買家專程從全國各地趕來參加,現(xiàn)場競價異常激烈。據(jù)新華社(1月31日)報道,一位參加競拍的合肥市民告訴記者,競拍贓物是因為“快過年了,買一個回去送給領(lǐng)導”,有時要辦點事情,不“意思意思”恐怕還是不行。一位來自山東的的競價者說:“我朋友是個領(lǐng)導,不方便出入贓物拍賣會,就委托我過來競買。”
讀完報道,我就有點迷糊了——前幾日,有媒體曾評論說:這次安徽涉案人員最多的贓物拍賣,目的是對廣大干部產(chǎn)生更大警示作用,認為對貪官贓物進行公開拍賣,對那些品行不端的官員必然產(chǎn)生震懾威力,也必然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反腐敗信心和決心。可從拍賣會現(xiàn)場情況來看,這些功效不僅沒有達到,似乎還有朝相反方向發(fā)展的意味。
如今,為了充分“展示”反腐敗成果,各地的貪官贓物拍賣會屢見不鮮,一些腐敗分子如河北貪官李真、遼寧貪官慕綏新等人的涉案物品拍賣的場面,無一不火爆異常,可是,起到了“震懾威力”、“筑牢思想道德防線”的更大警示作用了嗎?沒有呈愈演愈烈的“前腐后繼”趨勢就很不錯了,據(jù)報道,在河北貪官李真的贓物拍賣會上,有參觀者甚至說出了“哪怕像李真這樣活一天也足夠了”之類的話,這恐怕是主辦者始料未及的副作用吧!
對貪官贓物進行公開拍賣,在眼下看來,也許并不是一個能對廣大干部產(chǎn)生更大警示作用的好方式。因為腐敗發(fā)生的主體是各級領(lǐng)導干部,普通群眾來參加拍賣,恐怕大都是懷著獵奇的心理來的,這樣的反腐展示,反而會給一些覺悟不高的群眾形成不良的心理暗示。
事實上,王懷忠之流能夠“邊腐邊升”,從“小貪”到“巨貪”,有關(guān)部門更應反思的是,我們那么多的監(jiān)督制度和監(jiān)督機制,緣何會形同虛設(shè)、長期失效、最終讓他們斂得大堆贓物?所以,要想對廣大干部產(chǎn)生更大警示作用,我們還得扎扎實實地從健全、落實反腐約束、監(jiān)督制度上下工夫,讓那些暗地里想追隨王懷忠之流“前腐后繼”的腐敗分子不敢動貪念、不敢伸貪手,那才是反腐敗的正道。
(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吳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