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和《十面埋伏》的劇本備受詬病,這一次,《黃金甲》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曾當過記者、主編和電視劇編劇的卞智洪應邀成為劇本創(chuàng)作小組成員,從2004年10月到2006年2月這一年多的時間里,他的抽屜里單是裝訂成冊的《黃金甲》定稿就有十二本,從天馬行空的開始,到逐漸分崩離析的重生,才知道,改編《雷雨》并不是容易而討好的事情。
“敗絮”其中:最灰暗的故事
解讀1 介入劇本——改編《雷雨》遭遇首道難關
2004年10月,卞智洪與和吳楠兩位年輕編劇加入了《黃金甲》的劇本創(chuàng)作。
那時候什么都沒有,導演就說要改《雷雨》,那我們說,怎么改?然后就開始了。(笑)連時代背景都沒有,就是說要做古裝,武俠或者動作的,就這個關鍵詞。我和吳楠一開始的想法是改動得大一點,但導演就覺得你們先別飛了,先一步一步來,所以我們開始的改法是貼著原著來的,從臺詞到情節(jié)都很貼著原著來。但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比較大的問題就是,《雷雨》是一個比較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當你從三四十年代換到古代的時候,當你從一個半資產(chǎn)階級官僚家庭換到王宮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情節(jié)不合理了,人物也不合理了,于是你就必須去改造了,同時《雷雨》本身是一個解構非常嚴密的作品,只要改動了一個情節(jié),其他情節(jié)就可能要塌。你為了改動一個情節(jié),就要改動更多的情節(jié),甚至人物也要調整,那樣走著走著,你就會發(fā)現(xiàn)跟原著情節(jié)相差挺多的了。但我們后來發(fā)現(xiàn)這也未必是壞事,如果我們真能吃透原著的精神的話,如果我們的人物和人物定位咬準了定位的話,那在情節(jié)和人物上的變動也未必是壞事。
解讀2 最大矛盾——處理宮廷政變與亂倫題材
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背景換成五代十國的宮廷亂世,時代變了,一切隨之改變,唯一不變的是那永恒的悲劇。
比如王后和小嬋的關系,在原著中,繁漪是因為非常愛周萍,她會比較嫉妒四鳳和周萍的關系,她因此把四鳳媽叫來,目的是把你女兒領走。這樣侍萍就來了,也就點燃《雷雨》中的另一條線索——周樸園和侍萍之間的恩怨。但當你變到宮廷里的時候,很多東西就不對了,首先如果王后與王子有奸情的話,王后不至于去嫉妒太子與小宮女的情感,如果嫉妒的話,那么殺掉她或者把她趕出去就可以了,總之不必把她媽叫來讓她走,那么她媽就來不了,那蔣氏怎么來就成了大問題。這只是一個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問題。譬如說《雷雨》里面最后的爆發(fā)是繁漪攔住了周萍不讓他走,要把一切事情都攪開,實際上攪開的并不是繁漪和周萍的奸情,那個只是讓周聰知道了,并沒有讓周樸園知道,那時候發(fā)生了一個意外,周樸園看到侍萍,那么于是關于兄妹倆的事就爆發(fā)了,對于一個家庭劇來說,兄妹亂倫已經(jīng)是最大的悲劇了,于是最后三個人死了,兩個人瘋了。但是到了宮廷,這個力度就不夠了,我們就覺得宮廷的最高動作就是政變了。
解讀3 角色變型——只能往極端走
周潤發(fā) 國王的“地獄心態(tài)”
周樸園也很難說是絕對的反派,他比較大的缺點就是虛偽,但他在原著中就是一個復雜的人物,也有讓人同情的一面。大王也是很復雜的角色,一方面能看到他的鐵腕一面,但如果你從他位置想,會感到一種很強的悲哀,正如導演說的就是“地獄心態(tài)”。這是到時我們跟導演討論大王這個人物的過程中,我們的觀點就是,既然大王都知道所有的事情的話,為什么不采取一種手段使得事情不要往最壞的結果發(fā)展,為什么產(chǎn)生這么大的悲劇。導演的意思就是他就是地獄心態(tài),他就是注定了會這么辦,但不說明他不痛苦。
鞏俐 主張強硬反抗
鞏俐看了劇本后提出一個意見,她的這個意見我們很欣賞,因為她不是從個人角度上提出而是從對人物的理解。我們一度的劇本是說王后和繁漪在動作表現(xiàn)上是挺像的,繁漪當時拉周萍是兩種方式,一種是哀求,大概就是說你不能忘了過去你說過的那些話,你知道我的心里有多苦;另外一種是蔑視的口氣,說你和你爹一樣虛偽的類似這種話。但主要的基調是哀求,因為在三四十年代的家庭的女性可能更符合她的身份很個性。但鞏俐說,如果皇后如果晚上就要造反,還會這么低聲下氣地哀求嗎?哀求他不走還有用嗎?所以事可能不是這樣辦的,劇本就有了變化,王后并不一定是哀求,而是另一種姿態(tài),反而是太子擔心王后要干什么,所以這個變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時代變了,這些情節(jié)橋段動作不變的話,觀眾就會覺得你很傻,不會覺得像《雷雨》。
周杰倫 黑暗中的光亮
這個角色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變化。(在知道是周杰倫演這個角色之后的變化嗎?)我們一直都不知道是周杰倫演,作為編劇就是要是做這個人物。但要說周杰倫這個角色就要從魯大海說起,剛變成劇本時候,是沒有這個人物,后來又加上又去掉最后又加上。剛開始他是作為蔣氏兒子的角色加上的,但這樣的話他與王后大王的關系就很難擺定。因為皇后是影片的核心人物,但周杰倫的角色卻是離皇后關系最遠的,無論是情感和動作,后來就覺得不合理,最后導演就提出一個意見,一個很大的改動,說就把他變成皇后的兒子。當時我們都覺得特別危險,覺得寧愿不加,因為即使不加也是成立的。于是后來我們就一起繼續(xù)討論,直到最后成了這個樣子,但大家都覺得挺滿意的。因為他也變成影片的一個亮點,我們一度拿劇本給人家提意見的時候,大家會覺得這個戲特別黑暗有點透不過氣來,相對來說,加了二王子這個人,還是有亮點的。
劉燁 左右搖擺的王子
其實我們理解《雷雨》中的周萍也是一個很弱的人,弱不弱不是說發(fā)不發(fā)脾氣的問題,而是自我的核心是怎樣的。而且他換成太子后,身上的壓力會更重。(告密的那場戲是這樣的)劉燁當時可能既是內(nèi)疚也是保護自我吧,他的軟弱正是在于他的自我是在對父皇的妥協(xié)和對王后的迷戀之間的搖擺,即遵從父皇的道德、權利,這是天平的左邊,右邊是他和皇后的愛情。那場戲的時候,他左邊的砝碼不斷加重,他的愧疚感恐懼感都加強了,這個天平完全都擺過來了,他就什么都透露了。
至于太子與王后的愛情,那是見仁見智,整個劇的核心不是在他們的愛情上,不能鋪那么多,而只是在開頭和太子自殺沒有死之后,皇后和他的一場戲里表現(xiàn)出來。他們的愛情包裹在很多其他東西里。因為有那么強的一個動作,有生死在旁邊,主題也不是寫愛情,愛情只是在其間。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個愛情不夠強,但也有人會被這種愛情打動。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