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安徽省高級法院就該省滁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兆豐(副廳級)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陳兆豐的上訴,維持一審判處其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判決。一審判決認定,陳兆豐在擔任定遠縣副縣長、縣長、縣委書記期間,單獨或者伙同其妻非法收受200余人所送的錢款達人民幣283萬余元、美元800元。此外,陳兆豐還對人民幣545萬元、美元6996元和港幣16770元的家庭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
在定遠縣,陳兆豐被老百姓私底下稱為“陳千萬”。定遠縣是安徽省沿淮地區的一個國家級重點扶貧開發縣,1990年,陳兆豐開始到這個貧困縣當分管城建工作的副縣長,2002年從該縣縣委書記的崗位上去職,升任滁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前后僅10余年的時間,他就斂取了近千萬的家財。
沒有誰天生是個腐敗分子,陳兆豐亦然。那么,這個窮縣“富書記”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是什么促使他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本人對這些問題又有著怎樣的認識?日前,記者采訪了已身處高墻鐵窗之內的陳兆豐。也許他的自白,以及他與記者的對話,能讓人們發現一個干部墮落的軌跡。
自白:意識不到自己在搞權錢交易
初到定遠尚能嚴格要求自己
1982年我從滁州中學調到原滁縣地委宣傳部新聞科工作。1988年春,地委選調一批中青年干部到基層鍛煉,我被選調到定遠縣任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起初親戚朋友不贊成我去定遠工作,他們說:“你好不容易在地委機關謀了一個職務,而且還是個科長,一直在這兒干,干到老還能當個副部長,而下去干撐死了不就是個縣級嗎?”但我不愿意在機關里讓人生就這樣消磨掉,所以還是決定去。
我懷著一顆火熱的心和抱著干一番事業的想法來到定遠,1990年我被選為副縣長。那時我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在金錢方面比較淡泊。我常跟家屬講,如果是一些農民、工人、困難戶送一些農副產品來,拒絕不了,怎么辦?就拿家里的煙酒跟他交換,比如他帶兩只小雞,你給他四條香煙就可以了。這樣我內心比較平衡。
在定遠的人緣關系,我可以自信地說是很好的。當然反過來也證明,如果沒有這么好的人緣關系,誰逢年過節到你家去呀,不一定你當了領導別人都到你家去,所以,這又變成了壞事。
(“那時候有人給你送禮嗎?”記者插話問道。)
當副縣長、縣長時也有,總的來講不多。
有一次,一個50歲左右的婦女拿著我老師的一封信來找我,說她的丈夫因為冤假錯案被下放到農村,至今沒有平反,一家人也因此受到牽連,她要求給她和孩子的戶口恢復為非農業戶口。臨走的時候,她丟下1800元錢,我堅持不要。沒想到過了兩天,她又找到我住的地方,丟下錢就走了。我想這個錢絕對不能要,因為我知道農民找人辦事是多么的難哪!后來這個事我幫她解決了。
我知道他們找人辦事,首先要在家里考慮好長時間,所以只要基層的人到我家來,不管是工人、農民,還是鄉里的干部,我都坐下來耐心聽他講。講完以后,我再說這個事情能不能解決,能解決我很快就給他辦了。然而我越這樣做,就越有人來找我,因為你能給人家解決問題嘛。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