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3日電 在加入全球價值鏈的過程中,中國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一般的升級規律是:首先是工藝升級,然后轉向產品升級,再到功能升級,最后是部門間的升級。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志彪在今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海外版上撰文指出,這些企業的轉型是從貼牌生產,即生產一種貼上買主商標的產品開始,到自我設計生產,最后到以自有品牌生產。這是一個向著非實體化活動逐步演進的升級過程。
文章指出,中國的本土企業在經歷了快速的工藝和產品升級后,目前正處于大規模的整機生產能力提升階段。下一步產業升級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設計能力乃至擁有自己的品牌。但是當它們開始轉向價值鏈中的設計、品牌、營銷功能時,即走功能升級的高端道路時,只有少數企業取得成功。絕大部分中國企業的能力仍然局限于生產功能的建設,以大規模、低成本、低價格取勝。走出產業鏈的低端向產業鏈高端攀升,是未來中國制造業轉換增長方式的非常現實的問題。
文章認為,撇開品牌的市場空間過于擁擠、創品牌的成本過高不說,從貼牌到擁有自有品牌,這中間還存在著一系列的現實障礙和阻力。
首先,處于全球價值鏈中發包方的品牌廠商,就是一條難以跨越的坎,由于貼牌生產企業的功能轉型必然會與之發生利益沖突,使原先的合作者變成了現實競爭者,因此它們會施加各種壓力,中國目前很少有貼牌生產企業能夠真正成功跨越這一步。
其次,完成品牌轉型也會遇到非常大的管理能力的障礙,技術開發、品牌建設、渠道建立與售后服務等都會成為難題。生產制造的一種本領要轉變為研發和品牌運作等幾種本領,并徹底地玩轉這些本領,對于相對后進的貼牌生產企業來說也是極其困難的。
第三,貼牌生產企業能不能撇開眼前利益、避開短期盈利和市場壓力,拋開原先的品牌商獨立運作,往往也是有疑問的。做貼牌生產與初期做品牌時巨大的利益差距,往往使中國企業很難不顧眼前誘惑。
第四,很多貼牌生產企業認為,每個企業有它自己的核心資源和發展基礎,企業的未來也不一定要朝一個方向發展。確實,全世界有很多百分之百做貼牌生產的企業到現在發展得也很不錯,如臺灣著名的臺積電,從成立之初起它就定義為專業的芯片工廠。
文章最后指出,目前中國貼牌生產企業真正缺乏的是如何將各種資源合理配置并且關聯起來的能力。現在它們要做的最基本一點就是應該把企業實力做大,把技術水準做上來,把工人素質做上來,把產品質量做上來,把國際口碑做上來,把企業的知名度做上來,企業品牌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