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視非洲的經濟發展潛力
客觀而言,非洲大陸在總體上仍是世界最貧窮的一個大洲。那么,非洲大陸的發展前途如何?潛力又何在呢?徐偉忠分析認為,非洲大陸雖然國家眾多(53個),各國之間的發展差異也很大,但事實上,在全球化大趨勢下,當今的非洲大陸發展機會很大。在經過了“失去的80年代”之后,從1995年開始,非洲的經濟一直以中低速度不斷向前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10月30日發布的題為《2006年非洲發展指標》的報告,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有16個非洲國家的GDP每年持續增長4.5%以上,非洲大陸近年來總體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長足進步,在提高醫療衛生和教育水平、促進貿易、減少貧困等方面也成績卓著。而且,一些國家的年出口總額以8%的速度增長,非洲的出口正朝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目前非洲的通貨膨脹率也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財政赤字得到很好的控制。
徐偉忠表示,去年非洲的經濟增長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這是多年來沒有過的,所以非洲經濟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一,由于以前“失去的”太多,所以現在非洲經濟的增長空間很大;二,大部分非洲國家現在政治穩定,地區沖突明顯減少,這非常有利于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三,國際社會對原材料的需求持續上升,初級產品價格不斷提高,這讓非洲國家有機會得到其發展過程中所必需的資金,為非洲提供了更多的發展動力;四,貧困問題現在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共同重視。因此,徐偉忠認為,雖然在短期內非洲擺脫貧困還不現實,但完全有理由認為“非洲經濟已進入一個比較穩定的發展期并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
“政治牌”、“經濟牌”都不能定義今日中非合作
一提起中國的“對外援助”,很多人就想起非洲,一些人腦海中至今還保留著打“政治牌”的印象。但是,徐偉忠認為,今天的中非合作再也不能用“政治牌”或“經濟牌”來簡單定義,因為當今的中非關系已經進入了一個既更加寬廣、又更加縱深的全面發展階段。
他認為,中非關系可以分成三個階段來看。從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是第一個階段,那時中國支持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反種族隔離斗爭,而非洲朋友則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這一階段的主軸是政治合作,同時中國也給予非洲很多無償的經濟援助;第二個階段是1978年到2000年,此時中國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經濟發展上,而非洲國家也在新自由主義的壓力下,逐漸實行了經濟調整計劃,雙方在這個時期都把經濟看得比較重,因此“互利合作”比較多;從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建立至今是第三個階段,也是一個全面發展的階段,中非之間形成了在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互利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鑒的新型戰略伙伴關系。
今后去非洲投資比經商更吃香
近年來,中國人看好非洲大陸發展前景的越來越多,前去經商和投資的也絡繹不絕。對此,徐偉忠認為,中非經濟合作的方式在今后幾年內將出現一個轉折,尤其是私人企業將出現“從原來的經商多轉向投資多”這樣一個新趨勢。
原因有四。首先,相比較經商而言,非洲國家其實更歡迎投資,因為有些中國商人在非洲經商只注重短期利益,結果給中非關系帶來了負面影響;而投資是一個長期行為,處于利益的考慮會使這些商人更加遵守政策和規則。第二,現在中國在非洲的商人日漸增多,激烈的競爭使投資成為一種新選擇、新門路。第三,經過前面數年的摸索,中國人對非洲的投資環境日益了解,現在對非洲投資可以比以前更加熟門熟路。最后,非洲近年來的經濟確實在好轉,給中國的投資增加了很多機會。正因如此,徐偉忠自信地表示,今后幾年將出現一個“中國對非洲國家投資的小高潮”。
(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劉坤喆)
[上一頁] [1] [2]